文史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从战争新娘到美国吴阿姨热线---记肥东六家畈吴珊女士

作者:美国.加州.吴江 发布于:2016-03-15 14:03:42 点击量:
 在纽约皇后区法拉盛某处公寓楼的书桌上,摆放著一张泛黄的照片,上面是一位身着军装的年轻人,英俊帅气,一双蓝色的眼睛深邃而热情,暖暖地投向前方。


   
房间的主人是在美国华人界长期享有声誉的社会活动家吴世珊。照片中的人不是旁人,正是她的丈夫法兰克雷夫波尼(F. H. Rathbone)。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每当看到各界为抗战胜利举行纪念活动时,已九十三高龄的吴世珊就会情不自禁地陷入深深回忆之中,她的脑海里会浮现出七十年前的那场战争,那场奇妙的舞会,还有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193777,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1941
年,美国空军陈纳德将军在总统罗斯福的授意下,招募自愿参加援助中国战场的空军军官和机师,组成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American Volunteer Group),俗称飞虎队Flying Tigers)。

   1943
年的重庆是临时陪都,当时为了慰劳来华的美国军人,宋美龄发起组织当地女大学生与飞虎队员的联欢活动。性格外向、能歌善舞的吴世珊常常被邀请参加,她和法兰克的邂逅就在一次舞会上。当音乐响起,飞虎队的小伙子一个个地很快地有了舞伴,而透过翩翩起舞的人群,细心的吴世珊注意到舞池外剩下一名青年军官,他背着手,孤零零地站着,很绅士地默默看着热舞中的同伴。他的那份安静和热闹的舞会形成了鲜明的反差。那一瞬间,她突然觉得他有点孤单。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她走过去,用英语发出邀请:你愿不愿意和我跳舞?青年军官先被吓了一跳,惊奇地望着她,旋即露出了大男孩般灿烂又带点羞涩的笑容,你会跳什么舞?他温和地反问,嗓音带着磁性。她也笑了。音乐再度响起,两人双双下池起舞,一个舞姿优雅,一个舞步嫺熟,他们配合得相当默契,仿佛早已熟识。

   
舞会过了没多久,吴世珊意外收到了一封来信,寄信人是法兰克。原来舞会上的不期相遇,强烈地触动了法兰克的心,回去后他立刻提笔向心爱的姑娘吐露了爱慕之情,并约她在英国领事馆的咖啡厅相见。吴世珊对法兰克也抱有好感,于是欣然赴约。

  
法兰克是来自美国的英国人,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一名英文教师。法兰克是家中唯一的孩子,父母对他寄予厚望,从小便接受了贵族学校的教育。得知飞虎队在招募队员,当时正在美国南方读军校、年仅十九岁的法兰克便不顾父母反对,毅然报名加入。由于患有耳疾,他没有成为梦想中的飞行员,而成了飞虎队的地勤人员。吴世珊也不是等闲之辈,她出生于安徽肥东吴氏名门望族,从小在六家畈的大庄园里过著优越的生活。她的外祖父为前清翰林;父亲吴中流是安徽颇有名气的官员;大伯吴中英曾任段祺瑞机要秘书、后为安徽军政司司长,代理过都督;三叔吴光杰留学德国,曾担任驻德武官,后供职于陆军部和中央军校编译处。儿时的吴世珊就是一个正直善良、慷慨大方的姑娘,常常把自家带的大鱼大肉与学校同学的粗茶淡饭交换。1938年元月抗战初期,主政的桂系用暗藏的一面日本国旗嫁祸于吴家,她的父亲和大伯等六人被当作汉奸处死,酿成六家畈史上最大的冤案。一夜之间,吴世珊家破人亡。她背井离乡,跋山涉水来到湘西,就读于著名的国立八中。没钱买衣服,她写信给世叔张治中求助,张将军回信寄了二百块大洋。钱在手上,吴世珊却转念把它分给了班上同学,每人五块。毕业后,她被保送到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社会事业行政系,成为一名在校大学生。

  
飞来的跨国恋使两颗年轻的心贴在了一起,他们双双坠入爱河。吴世珊做梦也没想到,从不热衷外国文化的自己,竟然会喜欢上一个比自己小两岁的洋人。然而,命运就这样把他们连在一起。1945815,日本宣布投降。法兰克和吴世珊在重庆举行了婚礼,美国飞虎队员娶了中国女大学生的新闻轰动当时的山城。1946年夏,法兰克来到成立不久的上海联合国救济总署工作。由于实行交通管制,吴世珊无法进入上海。无奈之下,他们想出了一个听上去很浪漫的办法。法兰克托朋友帮忙,把吴世珊用毛毯裹住,当作一件行李放在军用运输机上,并告诫她不要出声。一路上,吴世珊紧张得心脏快要跳出来了,身体不由自主地发抖。三个小时后,飞机降落上海,在几位朋友的掩护下,她被悄悄扛出机场,偷渡成功。她就这样被空运到了法兰克的身边。

    1946
年底,法兰克带着吴世珊乘船回纽约定居。因为美国国会通过战时新娘移民法,吴世珊成了第一个抵达美国的战争新娘。她一下船就被记者包围,成为当地媒体追逐的对象,报纸上称她为中国娃娃。当时的美国社会种族歧视现象十分严重,看着纽约厕所门口分别悬挂的白人专用黑人专用的牌子,吴世珊迷惑了,她不知自己去哪边好。她没料到美国给她的第一印象竟是种族歧视。

   
生米煮成了熟饭,法兰克的双亲在短暂的沉默之后,还是接纳了吴世珊。婆家是很传统的英国家庭,儿媳妇要承担家务活。小俩口和法兰克的父母住在一起后,千金小姐吴世珊不得不从最基本的拖地学起。地板干净了,她的手却磨破了皮。为此她常对法兰克发脾气,而温和的先生总是好言相哄。1947年,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出生。在吴世珊的鼓励下,法兰克进入纽约一所大学,取得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随后在一家电话公司担任经理。吴世珊也想外出找点事做,海洋保险公司从不招中国人,吴世珊却有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性格,最终公司主管被她的口才和能力所征服,破例招聘了她。她出色的工作表现使得公司对中国人另眼相看,并一发不可收拾,陆续招聘了四十位中国人,从而再次证明了吴世珊的中国人可以去任何地方工作的信念。

   
小俩口想在外面租房子,他们却遇到了阻力。看见吴世珊的东方面孔,没人愿意把房子租给他们。就在两个人跑断腿、渐感绝望的时候,他们遇到了一位好心的犹太房东。吴世珊欣喜若狂,她成了入住法拉盛的第一位中国人。

   
当时的美国社会有人叫嚷中国人是只拿不给,吴世珊立下誓言:此生只给不拿。1948年,吴世珊开通一条专门帮助中国移民的热线,帮助的事情包罗万象,凡是初来乍到要上学要找住所找工作的,或定居多年要上法庭打官司的,无论是来自大陆还是来自台湾,只要是中国人,她就会竭尽全力帮忙。其中让她引以自豪的,是曾经成功地一次接待九百名从台湾来的留学生。她的家常常是留学生的临时旅馆,搞得她两个儿子打开自家的冰箱都不敢随便拿食物,他们总是先要问妈妈:这个东西我们可以吃吗?每当有突发事件时,吴世珊就半天不在家,法兰克和孩子们回到家,饿了却找不到任何吃的东西。为此吴世珊深感对不起家人,可是法兰克从不抱怨。吴阿姨热线在当时的纽约,像黑夜里的一盏明灯,让在异国他乡艰难行走的华人看到了光明。

   
吴阿姨热线的基础上,1984年吴世珊创办了吴阿姨服务中心的自费公益性机构。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是依靠个人和大公司的捐助、以及定期举办的筹款餐会和义卖等活动。服务中心每年处理的案例高达三千例以上。除此之外,她还成立英语学习班、家庭护理班等一系列的培训班来帮助移民站稳脚跟。她先后创建并担任了安徽同乡会会长、美国华人女商会理事长,担任《妇女心声》总编辑、《美东时报》顾问,并多次在纽约州和联邦议会的宪法讨论会上提出保证移民权益的议题。这位战争新娘犹如一张中国名片,向世界介绍著中国和中国人,让陌生的人开始了解中国,让带有偏见的人改变看法。

   
为了更充实自己,帮助别人打官司,吴世珊进入纽约市立大学,巧的是教授历史的正是肥西老乡、著名历史学家唐德刚。她学习勤奋,在六十二岁那年,以出色的成绩获得纽约市立大学心理学和哲学两个学位。

  
在吴世珊的影响下,法兰克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甚至连看病也是找中医。然而有一次,一名中医的误诊使得法兰克差点送了命。虽然命捡回来了,但从此以后法兰克再也站不起来了。每天早晨,他坐在轮椅上,拉开窗帘,静静地看着窗外的车水马龙。这样的情景让吴世珊既心疼又生气,周围人纷纷劝她状告那位医生。法兰克却拉着她的手说:苏珊,不要告,我反正是活不了多久的人了,可那个医生的未来还长,他不是故意的,他只是还没有学这么多。再说,这是我们自己要去看中国医生的。望着法兰克那双宽容善良的蓝色眼睛,吴世珊放弃了状告医生的念头。2008年春,八十四岁的法兰克走完了他的一生。

    
失去了精神上和生活上的伴侣,吴世珊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从此不再担任服务中心负责人的职位。然而她一如既往地帮助他人,尽管已是耄耋之年,她仍然喜欢吴阿姨这个被人叫了大半辈子的称呼。人生以服务为目的,社会因教育而光明,当年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的校训让吴世珊牢记并遵循,她服务大众七十余载,没有拿过一分钱报酬,全部都是付出和给予。她助人为乐,一生光明磊落,坦坦荡荡。她的所作所为赢得了众人交口称赞,也为她带来数不清的荣誉。她得到纽约地区乃至全美的表彰,多次获得人道主义奖、市长奖、杰出成就奖,是全美妇女会苏珊安东尼奖的第一位华裔得主。除此之外,她还是三届美国总统的华裔问题顾问。她时刻不忘自己的家乡安徽,为安徽的建设出谋划策,捐资捐产,六家畈养正小学、安徽大学都收到过她的捐助。她被合肥市政府授予合肥市荣誉市民然而吴世珊明白,大大小小三百五十多个奖杯奖状背后,离不开法兰克的全力支持和付出。

   2014
年,九十二高龄的她编辑出版了一本关于青少年环保认知的书,实现了几年前她为配合联合国组织宣传环保理念的梦想。吴世珊,这位昔日的战争新娘,用蹒跚却执著的步履继续谱写着属于她的传奇。

                         
(文章来源:美国加州吴江)

相关文史
  • 明代左台先贤主修的歙县太平桥至今仍在双向通车
     歙县太平桥为十六孔拱形石桥,长度为二百七十九点八七米,宽为六点九米,中间可容两辆车对开,两边各有人行走道。据史料记载,此处原有木构浮桥,建于宋代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长50丈,名叫庆丰桥。元代末年,毁于兵乱之中。明代初年又架木重修。到了明代弘治年间(十五世纪末)才改建石桥。

    直到一九七十年代太平桥仍是杭州至黄山丶屯溪丶休宁丶江西国道中最大桥梁,也是国

    道的必经之地,至今仍是可容两辆轿车对开,并有人行走道。是国内目前仍通汽车的最古老的明代石桥。

    歙县太平桥主要选用淳安优质茶园石,用糯米汁拌石灰砌筑而成,施工精细,其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居全省古桥之冠。196975,徽州发生特大洪水,练江水位高出太平桥桥面3.4,全桥淹没。沿河地带许多房屋倒塌,而大桥(除桥面、条石栏杆、桥墩分水尖局部损坏外),基本无损,水退后车辆仍通行无阻。

    1981年,省人民政府又将该桥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而这座古老的石桥倡修人就是左台先贤西溪南人吴继善,字以承,由于吴继善建桥有功,封为义官。

    谱中云:继善字以承义官有贵长子造河西桥。继善公生五子:自宽丶自富丶自安丶自宗丶自寘。到孙辈有十七人,

    继善先贤的后人十分发达,据谱载,因商因官分居苏丶浙丶京丶鄂丶鲁各地,到第八代(继善公为少微二十九世,第八代即少徽三十七世)有口数千,后人中有进进士吴士竒丶吴必庆丶吴璠三人,举人丶监生以百计!
    """"""

  • 以左台吴氏后人吴忠命名的城市---宁夏吴忠市

    吴忠市位于宁夏中部,是宁夏沿黄河城市带核心区域。毗邻陕、甘、蒙。引黄灌区的精华地段。辖利通区青铜峡市、盐池县同心县红寺堡区,常住人口137.32万(2015年),其中回族人口66万,占总人口52%,是中国回族主要聚居区之一。

    吴忠滨临黄河,黄河穿城而过,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河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北方游牧民族汉族文化的交汇点。 吴忠被誉为东方的千塔之城,是驰名中外的中国回族之乡

    吴忠市也是国内以名字---吴忠命名的少数城市之一,吴忠是明代的著名边关守将,左台吴氏吴忠市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它的名字的出现,大约在明朝初年——当在洪武二十三年(1390)之前,距今最多

    也不过600来年的历史,成为县和市更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
      
    明朝初年,由于边防的需要,明政府在全国设置了九大军事重镇,其中宁夏境内就有两镇:一为固原镇,一为宁夏镇。吴忠属于宁夏镇。元末明初战乱不断,宁夏境内人口稀少,军队便实行军垦,以实现军粮自给,这样,便在今银川、吴忠附近设置了许多军屯堡寨,初无名称,只以他们屯长的名字相称。久而久之,这些屯长的名字便演变为地名。在宁夏,由屯长姓名演变而来的地名很多,如青铜峡市的叶盛(叶升)、蒋顶(蒋鼎)、李俊、银川市的掌政(张政)、望洪(王宏)、杨和等都是。吴忠便是当时驻扎在这个地方一个屯长的名字。

     

    吴忠,安徽凤阳县临淮观镇人,世袭靖海侯。其父吴祯、伯父吴良,均系大明63位开国功臣之一。吴祯封靖海侯,追封海国公;吴良,封江阴侯,追封江国公,为明皇陵的督造者。靖海侯吴祯善水战,曾督海运,饷辽东。洪武二年(1369)平陕西还,与副将军冯胜驻庆阳。洪武十二年(1379)病卒。其子吴忠袭。廿三年(1390)因胡惟庸案受牵连,吴忠被诛。死后被葬于父辈墓地。吴祯、吴良是少微祖二十二代孙辈,肥东六家畈七三公后人。          

    关于以上宁夏吴忠市溯源,宁夏吴忠市博物馆有详细介绍。

       二、二侯吴氏吴忠世系

     

    61】少微→【71】靖(迁歙县富饶)→【75】用清→【76】启(石潭始祖)→【77】延硕(迁宣城)→

    80】七三(迁肥东六家畈)→【83】祯(明初名将,封静海侯)→【84】忠(镇守宁夏,以吴忠命地名)

     

    吴忠,明初名将吴祯次子。?~1388年,安徽凤阳县临淮观镇人。任宁夏吴忠屯屯长【现宁夏吴忠市为据】洪武十七年五月(1382)袭靖海侯【祯死后二年袭候—合理】、羽林左卫镇抚(南京)【神道碑为据】。卒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葬于钟山之阴。洪武二十三年(1390)因追论祯为胡惟庸党,革除爵位。配徐氏生卒葬俱无考。长子后裔居现安徽省固镇县湖沟镇岳北村吴禅堂,为避祸吴忠以下七代祖名讳失考,但历祖坟茔均在,脉络清晰。从祯的十世孙起则世系完备。

    吴忠生四子春杨、九杨、金杨、荣杨,长子春杨在现安徽省固镇县湖沟镇岳北村吴禅堂落业,衍派固镇禅堂吴氏,后世大部分徙居安徽宿州、淮北等县,今约二万多人。

    吴忠的三个儿子九杨、金杨、荣杨三兄弟为避祸,由吴祯之女郑吴氏及夫婿郑琦(号孤贞,明初名将郑遇春之子)带领逃难入川,当年郑、吴入川后的第一站是嘉州(今四川乐山市)。到嘉州后,由于吴氏众子弟户数及人口众多,为更好有效保存吴氏血脉,于是在嘉州分八支,并以“锅边、锅铁、锅底、锅心、铜罐……”为日后认亲记号,又称“锅铁吴”。其中吴守相一支迁眉山县张河坝,其余的分别迁至峨眉、雅安丶包城坝、杨柳、崇州、邛崃等各地落业。

    郑孤贞、吴夫人带领一部份吴氏子弟,定居四川省名山县车岭镇吴沟。

    所以凡称“锅铁吴”的都为吴忠后裔,今“锅铁吴”后裔分布在四川丶西南及全国各地,达五万之众。

    晚清著名政治家丶经学家、书法家吴之英即为吴忠之后。吴之英历任资州艺风书院、简州通材书院讲席,成都尊经书院都讲、锦江书院襄校及四川国学学院院正(院长)。曾任《蜀学报》主笔,宣传维新变法。

    而郑孤贞、吴夫人带领郑氏子弟经木城、洪雅一线到名山县,郑氏最终落户双河郑沟,郑琦生八子,衍派名山郑氏八大房,郑氏夫妇去世后,以石磨为墓碑,称“腰磨碑”, 名山郑氏也称腰磨郑氏,今郑吴夫妇古墓乃在,为县级文物。

                                                     (根据成都宗长资料整理)

  • 吴大澂 ---清代官员、学者、金石学家、书画家,民族英雄
           吴大澂(1835~1902),初名大淳,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晚号愙斋,籍休宁寄籍。清代官员、学者、金石学家、书画家,民族英雄。 1867年(同治六年)进士,授编修。出为陕甘学政。1877年(光绪三年)赴山、陕襄办赈务,不辞劳苦,亲赴灾区察勘,得左宗棠曾国荃等保荐,次年,授河北道。1880年(光绪六年),诏给三品卿衔,随吉林将军铭安办理宁古塔三姓珲春等东陲边务。次年,授太仆寺卿。是年4月,吴大澂为三品卿衔,赴吉林随同铭安帮办一切事宜,旋即改为“督办”。于6月行抵吉林,即与吉林将军铭安商酌防务事宜,于整军吏、守边强边等方面多有建树。
    "吴大澂画像"吴大澂画像
    吴大澂与吉林将军铭安于吉林建立边防军队。改原有八旗兵,废除世袭制,改为招募制,共建防军马步13营,5000人。次年防军增至9000人,后统称靖边军,经过严格训练,己“悉成劲旅”。于珲春开始修筑东、西炮台。为防御沙俄从水上入侵,还创建图们江松花江水师营。同时设立招垦局,移民垦荒,推行实边政策。他经过实地勘查,确定以珲春和三岔口所属边地为招垦中心,设立珲春招垦局,下设五道沟和南岗分局。招垦范围广泛,且规定许多优惠政策。为给垦民、商旅和军队提供方便,1880年底,修筑从宁古塔至吉林省城长达600里的大道及北、东线大道,建有百余座木桥,同时还增加许多驿站,加强了边疆的防务力量。
    1883年(光绪九年),法国从越南向中国扩张,奉命会办北洋军务。1884年迁左副都御使。诏令赴朝鲜处理甲申事变,抵制日本对朝鲜的侵略活动。

    勘界谈判,据理力争

    1885年(光绪十一年)6月8日,吴大澂会同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重勘东部边界。经吴大澂、依克唐阿再三辩驳,据理力争,终于达成协议。于1886年10月12日正式签订《中俄珲春东界约》及《中俄查勘两国交界道路记》。含补立“土”字牌,添立“啦”、“萨”、“玛”字界牌和一至十八记号;收回黑顶子;争得图们江口通航权等,从而捍卫了祖国的神圣领土。矗立在珲春市区的龙虎石刻及具清代建筑风格的五角碑亭,就是珲春人民为纪念爱国大臣吴大澂谈判胜利而建立的。石刻正面篆书阴刻龙虎”二字,左下竖刻“吴大澂书”,字体流畅,气势磅礴。吴大澂于谈判期间曾多次书写“龙”、“虎”二字,抒发其“龙骧虎视”的大无畏的爱国精神。1886年,任中国首席代表在岩杵河-珲春同俄国进行勘界会谈。与沙俄代表据理力争,收回了被沙俄非法霸占的黑顶子百余里的领土,纠正了“土”字界牌。又争得了中国船只在图们江口的航行权。
    1887年(光绪十三年),调任广东巡抚,又同葡萄牙强占澳门和香山七村的侵略活动作斗争。

    治理黄河,筹划有方

    吴大澂对堵口工程筹划有方,措施得当。对在工的官吏,分工明确,严限完成。他誓言:如依限不能完成者斩,自己也将以身殉职。在工人员无不凛然,于是日夜赶堵,于当年(1888年)十二月合龙。该工程较拨发款银节约60余万两。吴大澂任河督时,对郑州、中牟、开封一带险工甚为重视。他说:中河厅头堡大王庙顶冲之石堤,……八堡之人字坝、托头坝(中牟境),下南厅七堡之顺二坝,十九堡之盖坝(开封境)均甚紧要,是防御省城之门户。他提倡用水泥砌筑砖石坝,加固工程,这是黄河上使用水泥修工程之始。
    1885年(光绪十一年)时,他曾奏请用新法测绘黄河图,自河南省阌乡县(今灵宝境)金斗关到山东利津铁门关海口,测量河道长1021公里。次年图成,呈光绪帝浏览,命名《御览三省黄河全图》。
    郑州十堡大工完成后,因河势南趋,行将塌至堤身。吴大澂审时度势,在荥泽八堡(今郑州李西河一带)老滩前,筑石坝一座,工竣立一石碑,碑文是:“老滩土坚,遇溜而日塌,塌之不已,堤亦渐圮,今我筑坝,保此老滩,滩不去则堤不单,守堤不如守滩。”阐明了他的固滩保堤的治河思想。
    吴大澂治河成功后,实授河道总督,赏头品顶戴

    暮年兵败,抱恨辞世

    1894年(光绪二十年),甲午战争爆发,吴大澂时任湖南巡抚,奏请从军。8月15日、17日连电“奏请统率湘军赴朝督战”。不久,获清廷允准,“带勇北上”。旋被任为帮办东征军务。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1月,吴大澂率新老湘军二十余营出关,2月11日到达田庄台。从2月21日开始,吴大澂与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吉林将军长顺宋庆等部合军,进行第四次反攻海城。当时集中在海城附近的清军共一百余营,三万余人。兵力虽多,但因系统复杂,有湘军、楚军、淮军和东北军队,互不统属,缺乏统一指挥。吴大澂名义上为帮办军务,但无法指挥全军。诸将多“拥兵据要害,徘徊观望,乍却乍前,不能出死力以决一胜”。归吴大澂节制的军队只有二十营,而他所率领出关的湘军将领又多系庸劣无能、贪生怕死之徒。被调遣时,“迟不赴命”。亲军统领刘树元临敌“诓怯不前”,炮队统领吴元恺闻战“相率而退”。加以吴大澂低估了敌人,对战争全局缺乏认真部署。正当吴大澂等集中兵力会攻海城之际,日军利用清军的弱点,采取“佯攻辽阳,实取牛庄”的声东击西战术,3月3日派第3、5两个师团进犯牛庄。吴大澂等未能识破日军阴谋,置牛庄于不顾,全力围攻海城。由于牛庄防务空虚,致使一日之内就被日军攻陷。牛庄失守当天,吴大澂匆匆由田庄台奔往石山站,“沿途溃勇络绎,其势已成瓦解”,吴大澂退走石山站后,宋庆也把守营口的主力撤往田庄台,致使营口兵力空虚,3月7日日军又轻易的攻取营口,田庄台随后也被攻陷。田庄台即失,“湘军力战而败,死伤过多,人心不振”。吴大澂愤湘军尽覆,欲拔剑自裁,被左右格阻之。乃自叹曰:“余实不能军,当请严议”。清廷以吴大澂“徒托空言,疏于调度”,3月17日下令撤去其帮办军务职,交部议处。旋革职留任,寻命开缺。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复降旨革职,永不叙用
    此后,他为生计所迫,曾任上海龙门书院山长,授徒自给,又变卖个人所藏字画、碑帖、古铜器以补日用。
    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吴大澂辞世,时年68岁。
    ""
     
  • 吴先恩---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供给部长
    吴先恩
    "吴先恩"吴先恩
    ,河南省新县人,少微48世孙。1907年8月30日生于河南省新县一个贫农家庭。8岁起给地主家放牛,1919年起随哥哥为别人做挑脚苦力活。1926年在本村任农民协会宣传委员,1927年1月任三乡农民协会自卫队中队长。同年11月参加黄麻起义。1929年5月,以“不死就要干革命”的人生信念,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 
    他参加过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历任红四方面军总经理部军需处处长、总兵站部部长、红九军供给部部长、抗日军政大学二分校供给主任、晋察冀军区供给部部长、华北军区后勤部参谋长、湖北军区后勤部部长、湖北省人民政府财经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第一副司令员、北京军区后勤部部长、北京军区顾问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当选为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大革命时期,担任箭厂河村农协委员、农民自卫队小队长,参加了镇压土豪劣绅的农民运动和反击地主武装进攻农会的自卫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了黄麻起义和开辟柴山保根据地的斗争。1929年秋编入中国工农红军,任湖北黄安独立团第1营政治委员,独立团经理处处长,黄安独立师经理处处长,红四方面军总经理部军需处处长,1934年5月任红四方面军总兵站部部长,红9军供给部部长。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反“围剿”作战和开辟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参加了长征和西征。到达延安后,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
    "吴先恩"吴先恩
    ,任八路军129师385旅供给处军需员,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大队队务主任,第二分校供给主任,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供给处处长,晋察冀军区供给部部长、政治委员。参加了百团大战和反“扫荡”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后勤部副司令员,华北军区后勤部参谋长,硝北军区后勤部部长。参加了集宁、包头、清风店、石家庄、平津、淮海、渡江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北省人民政府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兼财政厅厅长,1952年秋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第一副司令员。1954年回国后,入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学习。1955年起任北京军区后勤部部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顾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1987年11月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0岁。
  • 吴煥先---鄂豫陕苏区创建人,中国工农红军杰出指挥员
     吴焕先(1907.8-1935.8.21),河南省信阳市新县人。鄂豫陕苏区创建人,中国工农红军杰出指挥员 。民国十四年(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十六年(1927年)11月率紫云区农民武装参加黄麻起义,随后坚持斗争并参与创建鄂豫皖苏区红二十五军。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8月21日在甘肃泾川四坡村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8岁。[1-2] 
    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
  • 吴绍镒---东北抗日联军”的组织领导人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
     吴绍镒 又名杨松丶吴平少微44世孙   ""
    他是延安时期《解放日报》首任总编辑,也是中共牡丹江地区领导机构的创建者;是他,首先提出组建“东北抗日联军”。他,就是中国共产党优秀的理论家、宣传家和革命活动家杨松。
      杨松,原名吴绍镒,1907年11月14日出生在湖北省大悟县四姑墩大吴家一户知识分子家庭。延安时期,吴绍镒名为杨松,东北时期化名吴平。1938年至1940年,他在延安任中宣部副部长兼秘书长,并执教于马列学院。1942年11月23日,杨松因病在延安中央医院与世长辞,时年仅35岁。毛泽东亲笔写下挽词:“杨松同志办事认真、有责任心,我们应当记住他、学习他。”
      在新中国建国60周年之际,让我们缅怀这位革命先辈。
      不为湖北人熟悉的革命活动家
      吴绍镒、吴平、杨松其实是一个人。
      吴绍镒,湖北大悟县人,和徐海东、刘华清将军是老乡。三老的故居我都拜访过,在省委工作时,还在华清同志的故乡禹王镇蹲过点;任省文化厅长时,随贾志杰、钱运录同志陪同他参观过省博物馆。徐海东同志曾任红二十五军军长,解放后授衔为大将,毛泽东同志曾赞扬他是为中国革命立了大功的人,他儿子徐文伯任文化部副部长时,是我的上司,我也曾派人去看过他仍留在大悟农村的大女儿。刘华清同志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原词作者之一,改革开放期间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军委副主席。在全国特别是湖北,知道海东、华清同志的人很多。
      话又说到吴绍镒,东北人知道他,延安人知道他,毛泽东同志更知道他,可是我们湖北人了解他的很少很少。
      好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知道他的人又是很多很多的,刘华清为其题词:“英烈浩气长存”;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邓力群题词:“深切怀念杨松老师”;原广播电影电视部部长吴冷西题词:“学习杨松同志为党为国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原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副书记韩光题词:“哲人其萎,垂馨千祀”;原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赵毅敏题词:“勿忘国耻发愤图强”;原国家安全部首长单殿元题词:“浪淘沙·日本军国主义者妄想复活,‘进入’代侵略,强盗讲课。三光政策伤痕在,白骨成堆血成河,岂容搅和。历史当习学,日寇铁蹄,曾碎我半壁山河。东条阴魂今又聚,警惕战祸。2001年11月9日,时年94岁”。
      任《解放日报》总编辑,在岗位上殚精竭虑
      吴绍镒,延安时期名杨松,东北时期化名吴平,另外,还有别的名字。人和自己的姓名没有必然联系。他,延安4年多,人生达到了光辉的顶点,也是他生命最后的闪光,名字定格在了杨松,过去大悟四姑墩镇人只知他叫吴绍镒。
      杨松,1907年11月14日出生,父亲与董必武有深交;1921年,杨松考入武昌中学,学校是董必武、陈潭秋创建,“五卅”运动前夜,经常参加董陈主持的会议;1926年8月,加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以叶挺为首的北伐军攻克武汉后,积极参与宣传工作;1927年2月底,经团中央介绍,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不久,转为中共党员,后到列宁大学工作……1931年,被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派往海参崴工作,负责处理满洲问题,参与了东北地区党组织的领导工作,先后任中共吉东局特委书记、东北抗日同(联)盟军第四军政委(军长李延禄),后来李延禄回忆说:“东北抗日联军得以发展、统一,杨松同志有很大的功劳。”
      1937年12月,杨松虽在莫斯科,党中央任命他为中共中央宣传部第一副部长;1938年2月底,他从莫斯科回延安,主持中宣部日常工作;后成立中央宣传委员会,由张闻天负责,成员第一位就是杨松,下面是陈昌浩、吴亮平、陈伯达、徐冰、萧向荣。1941年5月,延安创办《解放日报》,是中国共产党新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杨松是其最早的总编辑。他任总编后,熬更守夜,编辑部最早开灯最晚熄灯的是他的办公室。他太累太累了,肺出现了空洞,吐血不止,党中央命令抢救,他躺在到医院的担架上,仍然修改文章。
      杨松在住院期间,毛泽东曾两次去探望他,拿出自己的100元稿费给他买补品、买鸡。朱德、贺龙、博古、蔡畅、叶剑英和关向应等,多次到医院探视。终因医疗和物资条件的限制,想千方设百计,也没能把他从马克思那儿拉回来,年仅35岁。
      熟悉他的人说:“杨松是累死的。”一点不假。
      他逝世后,毛泽东给予高度评价:“杨松同志办事认真,有责任心,我们应当记住他,学习他。”
      东北人民记住了他,像记住了杨靖宇、周保中、李兆麟和赵一曼一样不忘他。2007年,牡丹江市隆重庆祝他诞生100周年,并为他建了纪念馆;陕北人民没忘他,2009年4月2日,延安党政军民学各界,祭扫“四·八烈士”陵园,为王若飞、秦邦宪(博古)、关向应、叶挺、张浩(林育英)、邓发、黄齐生、杨松、张恩德、张寒晖等扫墓。
      杨松精神,就是延安培养出来的一种革命精神! (摘编自《党史天地》)
  • 相关评论
    评论加载中...
    内容:
    评论者: 验证码:
      

    在线客服

    业务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