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安徽首位进士吴少微生平探微

作者:吴熙祥 发布于:2016-08-23 18:05:37 点击量:
 吴少微是新安乃至安徽首位进士。他与富嘉谟,是唐代武后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们擅长散文,形成了独特的个性特证,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誉为“吴富体”(亦称“富吴体”)。由于历史记载的差异,吴少微籍贯、登科年份、仕途经历都相互混淆,作为新安吴少微的后裔,笔者试图从历史典籍、吴氏宗谱、当地志书记载的角度来对比梳理,以供方家指正。

 

  籍贯争议之论

  吴少微,又名远,字仲芳,又字仲材,号遽谷。关于吴少微的籍贯,历史上一直有争议。《旧唐书》《新唐书》均称其为新安人,而与吴少微同时代的韩琬作《御史台记》,则云其为渤海人,《御史台记》约宋时散轶。宋代文献《太平广记》引自《御史台记》则云:“吴少微,东海人也。”“东海”是唐时的东海郡,则在今江苏灌云县、连云港市、东海县一带。

  宋代歙人罗愿在其《新安志》卷六《先达·吴御史传》称:“吴御史少微,新安人,第进士。”传后作注称:“新旧《唐书》皆称少微,新安人。惟唐《御史台记》称少微渤海人。按《祥符图经》亦载少微于歙县人物中。今从之。”

  此后,《唐诗纪事》《一统志》《南畿志》《郡县志》,《全唐诗》所附小传等,均记载吴少微新安人。

  新安,即新安郡。西晋太康元年(280)改新都郡置,郡治始新县(今浙江省淳安县西)。辖境相当今浙江淳安县,安徽歙县、徽州区、屯溪区、休宁县、黟县,祁门县大部及石台县一部和江西婺源县地。隋开皇九年(589)废。吴少微时的新安郡(因唐朝的州、郡称谓多变,也称之为歙州),领歙县、黟、休宁三县,也就是今天歙县、徽州区、屯溪区、休宁县、黟县,祁门县大部及石台县一部。

  那吴少微籍贯又具体在新安郡那个县呢?(清)许承尧《歙事闲谭》载:“《郡志辨证》云:吴少微,新旧《唐书》皆以为歙人,而唐《御史台记》,则以东海人。原注:《太平广记》所引。”言下之意,吴少微是歙县籍人。翻开《歙县志》《休宁县志》《光绪淳安县志》和《淳安县志》(1990年版),发现均有其传,均称是本县人,《浙江省人物志》亦称,“吴少微,唐新安(淳安)人”。《石台县志》(1991年版)在人物表,亦将其列入石台县籍。

  民国十年(1921)《林田吴氏宗谱》载:“良,为歙令,因家焉。”吴良,是吴少微的爷爷。《林田吴氏宗谱·唐御史少微传》载:“少微,歙人。徙居休宁石舌山。”《歙县志》载:吴少微之父义方,“唐贞观十四年(640)讲学歙州,贞观二十三年其父良任歙县令,父子爱歙地形胜,遂家问政山。”“其母叶太夫人葬休宁龙源,少微因守墓又自黄墩徙休宁莲塘之东石叶山(亦称石舌山)。”家谱和方志互为印证,故吴少微歙县籍是准确的,说其是休宁籍也对。其他地方想必均为其后裔迁徙之地,肯定不能说是吴少微的籍贯。

  及第年份之考

  再就是,吴少微科举及第的年份和仕途经历。

  《旧唐书·吴少微传》称其“举进士”,《太平广记》云:“少微,进士及第。”《唐诗纪事》亦云:“进士擢第。”说明吴少微进士及第是确凿的。不过对登榜的具体年份,上述典籍均未见记载。《光绪淳安县志》称是神龙年(705-707)进士。《休宁县志》称“长安元年(701年)进士”。《歙县志》给出两个自相矛盾的答案:“总章元年(668年)进士”和“长安元年(701年),少微举进士”。《黄山旅游文化大辞典》称其“701年中进士”。

  要弄清吴少微何时登榜进士,可从其仕途经历来印证。

  从《旧唐书·吴少微传》“少微亦举进士,累授晋阳尉”之句中不难发现,其考中进士后,发迹之地在山西。故《山西通志》对他多有记载。《山西通志》卷74提到了吴少微嗣圣末晋阳尉的事迹:“吴少微,嗣圣末晋阳尉。”嗣圣末晋阳尉,约为690年至698年。按照唐代用人制度,考中进士,只是有了做官的资格,还要经吏部“选试”,选试合格,才能授予相应品级的官职。另外,进士还有个“守选”的问题,就是等待分配工作,并不是选试合格,就可以马上授官,而是要等候约三年的时间才能分配到官职(王勋成《唐代铨选与文学》)。柳宗元21岁登第,正式授官时已25岁;韩愈25岁登第,正式授官时已35岁。虽然他们身处唐中期,晚于少微,但可见唐朝“守选”之一斑。

  那么,唐时进士及第能授多大的官?《旧唐书》载:“进士甲第为从九品上,乙第为从九品下。”也就是说,中甲第者授从九品上的官,中乙第者授从九品下的官。“晋阳尉”,乃晋阳县尉,是县令的辅佐官,其职责是主管全县的治安。(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山西》载:“所辖诸县,谓之畿县。……尉二人,正九品下。”(清)黄本骥《历代职官表》称:“唐之县尉,……品秩虽卑,然科第出身之士人初仕仍须由此而进。”也就是说,考中进士,授官即可授县尉。

  由此可见,吴少微登进士榜应在此授职之前。

  那会不会是《歙县志》给出的另一个答案——总章元年(668年)进士呢?答案同样是否定的。查此说法,源于吴健琴主编的《中国吴氏通书·少微公墓志铭》。总章元年和嗣圣末,两者相差22年至30年。唐早期,考中进士后,这么长时间未授职,绝无可能。

  清雍正十三年(1735)休宁县《茗洲吴氏家典》明确其是嗣圣元年(684)进士,较为可信。

  仕途经历之辩

  学术界对吴少微仕途经历也颇有争议。

  疑惑之一,《旧唐书·吴少微传》称吴少微“累授晋阳尉”,“累授”,说明吴少微晋阳尉前,还任过他职。这个问题,在《山西通志》中可找到答案。《山西通志》卷74称:“吴少微,嗣圣末晋阳尉。”卷87又称:“长安中官晋阳尉”。吴少微两次任晋阳尉约为690-698年,701-704年。第二次任职,多了个“官”字,说明尽管都是晋阳尉,品秩比第一次任职高。其间,他和富嘉谟等47人奉武后诏被抽调修《三教珠英》(全书一千三百卷),前后任职有据可考。

  晋阳县,唐时属并州(今太原市)辖县,为并州治所所在地。因是大唐皇族发祥地,故并州之地成了唐之北京。唐在此设大都督府。武则天故里也在并州之境。故武则天当上皇帝第四年,即长寿元年(692),又于此置北都。唐时诸王多于此任职,宰相在临位前也多在北京为官作为过渡。可见,吴少微举进士后即授职晋阳尉,足以说明朝廷对他的器重。

  与吴少微一同授职晋阳尉的还有富嘉谟。《山西通志》卷74载:“富嘉谟,嗣圣末晋阳尉。吴少微,嗣圣末晋阳尉。谷倚,嗣圣末太原主薄。”吴富体,就是因吴少微、富嘉谟二人而得名。北京三杰,即指吴少微、富嘉谟、谷倚(亦说尹元凯)三人。

  值得说明的一点,《太平广记》卷235记载了他为太原尉的事迹:“少微进士及第累授晋阳、太原尉。”这在吴氏宗谱和其他文献典籍上,未见记载。

  疑惑之二,宋人罗愿《新安志》称“吴御史少微”,《旧唐书》《新唐书》《唐诗纪事》等文献也有类似的记载,说明吴少微拜御史是准确的,但拜御史的时间表述不一。《休宁县志》称开元初年,即713年。《黄山旅游文化大辞典》载:“705年,吴少微升任右台监察御史。”《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地理研究》则称“唐景云年间(710-711年),曾被荐为史部左台监察御史。”《歙县志》载“后任左台监察御史”。在吴氏支谱中,亦有称开元五年(717)擢左台御史。以上表述,要么错误,要么模棱两可。

  《旧唐书·吴少微传》载:“中兴初,调于吏部,侍郎韦嗣立称荐,拜右台监察御史。”中兴初,即神龙元年(705)。《唐代墓志汇编》大历〇六二有《唐朝散大夫守汝州长史上柱国安平县开国男赠卫尉少卿崔公墓志》:“初,安平公之薨也,以神龙元年十有一月廿四日,假葬于邙山,晋阳县尉吴少微、富嘉谟同为志曰:……”知神龙元年十一月廿四日,吴少微尚在晋阳尉任。《旧唐书·韦嗣立传》载:“岁余,征为太仆少卿,兼掌吏部选事。神龙二年,为相州刺史。”故吴少微拜监察御史当在神龙元年腊月,或韦嗣立出任相州刺史之前。以公元纪年,应均在706年。

  生卒年份之定

  吴少微生卒年,吴氏各支宗谱和地方文献记载各异。民国十年(1921)《林田吴氏宗谱·来历歌括》载:“我祖少微公,仕唐为御史。宏道元年生,大历四年逝。寿年八七春,‘三杰’首名士。元配朱夫人,二夫人程氏。合葬凤凰山,旧名石舌易。”宏道元年和大历四年,即公元683年和769年,《休宁县志》记载与此一致。《黄山旅游文化大辞典》和《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地理研究》均称“少微(659-743)”。《歙县志》载“吴少微(636-720年)”。《石台县志》载“吴少微(743年在世)”。谷倚《少微公墓志铭》载:少微卒年为“开元二十八年庚辰”,即740年。

  《增订注释全唐诗》卷八三称“吴少微(?-706)”。理由是吴少微的遗作《哭富嘉谟(并序)》载:富嘉谟死于“三月癸丑”。诗句有“遘此敦牂春”,“敦牂”指太岁星在午之年,此指神龙二年(706)丙午岁。也就是说,富嘉谟死于神龙二年三月十日。《旧唐书》载:“(富嘉谟)中兴初,为左台监察御史,卒。少微……时右台监察御史,卧病,闻嘉谟死,哭而赋诗,寻亦卒。”

  《唐诗纪事》亦载:“少微与嘉谟齐名,并为御史。卧疾,闻其亡,号哭赋诗,其词莫不叹美。既而病亟,叹曰:‘生死人之大分,何恨焉?然官职十分,未作其一,乃至是耶!’慷慨而终。”

  说明吴少微亦卒于神龙二年(706)。

  这里涉及国史与家史(谱牒)记载不一致,以谁为准的问题。通常遵循的原则:以国史为准,谱系为辅。吴少微生卒年应表述为:?-706。

相关文史
  • 明代左台先贤主修的歙县太平桥至今仍在双向通车
     歙县太平桥为十六孔拱形石桥,长度为二百七十九点八七米,宽为六点九米,中间可容两辆车对开,两边各有人行走道。据史料记载,此处原有木构浮桥,建于宋代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长50丈,名叫庆丰桥。元代末年,毁于兵乱之中。明代初年又架木重修。到了明代弘治年间(十五世纪末)才改建石桥。

    直到一九七十年代太平桥仍是杭州至黄山丶屯溪丶休宁丶江西国道中最大桥梁,也是国

    道的必经之地,至今仍是可容两辆轿车对开,并有人行走道。是国内目前仍通汽车的最古老的明代石桥。

    歙县太平桥主要选用淳安优质茶园石,用糯米汁拌石灰砌筑而成,施工精细,其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居全省古桥之冠。196975,徽州发生特大洪水,练江水位高出太平桥桥面3.4,全桥淹没。沿河地带许多房屋倒塌,而大桥(除桥面、条石栏杆、桥墩分水尖局部损坏外),基本无损,水退后车辆仍通行无阻。

    1981年,省人民政府又将该桥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而这座古老的石桥倡修人就是左台先贤西溪南人吴继善,字以承,由于吴继善建桥有功,封为义官。

    谱中云:继善字以承义官有贵长子造河西桥。继善公生五子:自宽丶自富丶自安丶自宗丶自寘。到孙辈有十七人,

    继善先贤的后人十分发达,据谱载,因商因官分居苏丶浙丶京丶鄂丶鲁各地,到第八代(继善公为少微二十九世,第八代即少徽三十七世)有口数千,后人中有进进士吴士竒丶吴必庆丶吴璠三人,举人丶监生以百计!
    """"""

  • 以左台吴氏后人吴忠命名的城市---宁夏吴忠市

    吴忠市位于宁夏中部,是宁夏沿黄河城市带核心区域。毗邻陕、甘、蒙。引黄灌区的精华地段。辖利通区青铜峡市、盐池县同心县红寺堡区,常住人口137.32万(2015年),其中回族人口66万,占总人口52%,是中国回族主要聚居区之一。

    吴忠滨临黄河,黄河穿城而过,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河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北方游牧民族汉族文化的交汇点。 吴忠被誉为东方的千塔之城,是驰名中外的中国回族之乡

    吴忠市也是国内以名字---吴忠命名的少数城市之一,吴忠是明代的著名边关守将,左台吴氏吴忠市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它的名字的出现,大约在明朝初年——当在洪武二十三年(1390)之前,距今最多

    也不过600来年的历史,成为县和市更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
      
    明朝初年,由于边防的需要,明政府在全国设置了九大军事重镇,其中宁夏境内就有两镇:一为固原镇,一为宁夏镇。吴忠属于宁夏镇。元末明初战乱不断,宁夏境内人口稀少,军队便实行军垦,以实现军粮自给,这样,便在今银川、吴忠附近设置了许多军屯堡寨,初无名称,只以他们屯长的名字相称。久而久之,这些屯长的名字便演变为地名。在宁夏,由屯长姓名演变而来的地名很多,如青铜峡市的叶盛(叶升)、蒋顶(蒋鼎)、李俊、银川市的掌政(张政)、望洪(王宏)、杨和等都是。吴忠便是当时驻扎在这个地方一个屯长的名字。

     

    吴忠,安徽凤阳县临淮观镇人,世袭靖海侯。其父吴祯、伯父吴良,均系大明63位开国功臣之一。吴祯封靖海侯,追封海国公;吴良,封江阴侯,追封江国公,为明皇陵的督造者。靖海侯吴祯善水战,曾督海运,饷辽东。洪武二年(1369)平陕西还,与副将军冯胜驻庆阳。洪武十二年(1379)病卒。其子吴忠袭。廿三年(1390)因胡惟庸案受牵连,吴忠被诛。死后被葬于父辈墓地。吴祯、吴良是少微祖二十二代孙辈,肥东六家畈七三公后人。          

    关于以上宁夏吴忠市溯源,宁夏吴忠市博物馆有详细介绍。

       二、二侯吴氏吴忠世系

     

    61】少微→【71】靖(迁歙县富饶)→【75】用清→【76】启(石潭始祖)→【77】延硕(迁宣城)→

    80】七三(迁肥东六家畈)→【83】祯(明初名将,封静海侯)→【84】忠(镇守宁夏,以吴忠命地名)

     

    吴忠,明初名将吴祯次子。?~1388年,安徽凤阳县临淮观镇人。任宁夏吴忠屯屯长【现宁夏吴忠市为据】洪武十七年五月(1382)袭靖海侯【祯死后二年袭候—合理】、羽林左卫镇抚(南京)【神道碑为据】。卒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葬于钟山之阴。洪武二十三年(1390)因追论祯为胡惟庸党,革除爵位。配徐氏生卒葬俱无考。长子后裔居现安徽省固镇县湖沟镇岳北村吴禅堂,为避祸吴忠以下七代祖名讳失考,但历祖坟茔均在,脉络清晰。从祯的十世孙起则世系完备。

    吴忠生四子春杨、九杨、金杨、荣杨,长子春杨在现安徽省固镇县湖沟镇岳北村吴禅堂落业,衍派固镇禅堂吴氏,后世大部分徙居安徽宿州、淮北等县,今约二万多人。

    吴忠的三个儿子九杨、金杨、荣杨三兄弟为避祸,由吴祯之女郑吴氏及夫婿郑琦(号孤贞,明初名将郑遇春之子)带领逃难入川,当年郑、吴入川后的第一站是嘉州(今四川乐山市)。到嘉州后,由于吴氏众子弟户数及人口众多,为更好有效保存吴氏血脉,于是在嘉州分八支,并以“锅边、锅铁、锅底、锅心、铜罐……”为日后认亲记号,又称“锅铁吴”。其中吴守相一支迁眉山县张河坝,其余的分别迁至峨眉、雅安丶包城坝、杨柳、崇州、邛崃等各地落业。

    郑孤贞、吴夫人带领一部份吴氏子弟,定居四川省名山县车岭镇吴沟。

    所以凡称“锅铁吴”的都为吴忠后裔,今“锅铁吴”后裔分布在四川丶西南及全国各地,达五万之众。

    晚清著名政治家丶经学家、书法家吴之英即为吴忠之后。吴之英历任资州艺风书院、简州通材书院讲席,成都尊经书院都讲、锦江书院襄校及四川国学学院院正(院长)。曾任《蜀学报》主笔,宣传维新变法。

    而郑孤贞、吴夫人带领郑氏子弟经木城、洪雅一线到名山县,郑氏最终落户双河郑沟,郑琦生八子,衍派名山郑氏八大房,郑氏夫妇去世后,以石磨为墓碑,称“腰磨碑”, 名山郑氏也称腰磨郑氏,今郑吴夫妇古墓乃在,为县级文物。

                                                     (根据成都宗长资料整理)

  • 吴大澂 ---清代官员、学者、金石学家、书画家,民族英雄
           吴大澂(1835~1902),初名大淳,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晚号愙斋,籍休宁寄籍。清代官员、学者、金石学家、书画家,民族英雄。 1867年(同治六年)进士,授编修。出为陕甘学政。1877年(光绪三年)赴山、陕襄办赈务,不辞劳苦,亲赴灾区察勘,得左宗棠曾国荃等保荐,次年,授河北道。1880年(光绪六年),诏给三品卿衔,随吉林将军铭安办理宁古塔三姓珲春等东陲边务。次年,授太仆寺卿。是年4月,吴大澂为三品卿衔,赴吉林随同铭安帮办一切事宜,旋即改为“督办”。于6月行抵吉林,即与吉林将军铭安商酌防务事宜,于整军吏、守边强边等方面多有建树。
    "吴大澂画像"吴大澂画像
    吴大澂与吉林将军铭安于吉林建立边防军队。改原有八旗兵,废除世袭制,改为招募制,共建防军马步13营,5000人。次年防军增至9000人,后统称靖边军,经过严格训练,己“悉成劲旅”。于珲春开始修筑东、西炮台。为防御沙俄从水上入侵,还创建图们江松花江水师营。同时设立招垦局,移民垦荒,推行实边政策。他经过实地勘查,确定以珲春和三岔口所属边地为招垦中心,设立珲春招垦局,下设五道沟和南岗分局。招垦范围广泛,且规定许多优惠政策。为给垦民、商旅和军队提供方便,1880年底,修筑从宁古塔至吉林省城长达600里的大道及北、东线大道,建有百余座木桥,同时还增加许多驿站,加强了边疆的防务力量。
    1883年(光绪九年),法国从越南向中国扩张,奉命会办北洋军务。1884年迁左副都御使。诏令赴朝鲜处理甲申事变,抵制日本对朝鲜的侵略活动。

    勘界谈判,据理力争

    1885年(光绪十一年)6月8日,吴大澂会同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重勘东部边界。经吴大澂、依克唐阿再三辩驳,据理力争,终于达成协议。于1886年10月12日正式签订《中俄珲春东界约》及《中俄查勘两国交界道路记》。含补立“土”字牌,添立“啦”、“萨”、“玛”字界牌和一至十八记号;收回黑顶子;争得图们江口通航权等,从而捍卫了祖国的神圣领土。矗立在珲春市区的龙虎石刻及具清代建筑风格的五角碑亭,就是珲春人民为纪念爱国大臣吴大澂谈判胜利而建立的。石刻正面篆书阴刻龙虎”二字,左下竖刻“吴大澂书”,字体流畅,气势磅礴。吴大澂于谈判期间曾多次书写“龙”、“虎”二字,抒发其“龙骧虎视”的大无畏的爱国精神。1886年,任中国首席代表在岩杵河-珲春同俄国进行勘界会谈。与沙俄代表据理力争,收回了被沙俄非法霸占的黑顶子百余里的领土,纠正了“土”字界牌。又争得了中国船只在图们江口的航行权。
    1887年(光绪十三年),调任广东巡抚,又同葡萄牙强占澳门和香山七村的侵略活动作斗争。

    治理黄河,筹划有方

    吴大澂对堵口工程筹划有方,措施得当。对在工的官吏,分工明确,严限完成。他誓言:如依限不能完成者斩,自己也将以身殉职。在工人员无不凛然,于是日夜赶堵,于当年(1888年)十二月合龙。该工程较拨发款银节约60余万两。吴大澂任河督时,对郑州、中牟、开封一带险工甚为重视。他说:中河厅头堡大王庙顶冲之石堤,……八堡之人字坝、托头坝(中牟境),下南厅七堡之顺二坝,十九堡之盖坝(开封境)均甚紧要,是防御省城之门户。他提倡用水泥砌筑砖石坝,加固工程,这是黄河上使用水泥修工程之始。
    1885年(光绪十一年)时,他曾奏请用新法测绘黄河图,自河南省阌乡县(今灵宝境)金斗关到山东利津铁门关海口,测量河道长1021公里。次年图成,呈光绪帝浏览,命名《御览三省黄河全图》。
    郑州十堡大工完成后,因河势南趋,行将塌至堤身。吴大澂审时度势,在荥泽八堡(今郑州李西河一带)老滩前,筑石坝一座,工竣立一石碑,碑文是:“老滩土坚,遇溜而日塌,塌之不已,堤亦渐圮,今我筑坝,保此老滩,滩不去则堤不单,守堤不如守滩。”阐明了他的固滩保堤的治河思想。
    吴大澂治河成功后,实授河道总督,赏头品顶戴

    暮年兵败,抱恨辞世

    1894年(光绪二十年),甲午战争爆发,吴大澂时任湖南巡抚,奏请从军。8月15日、17日连电“奏请统率湘军赴朝督战”。不久,获清廷允准,“带勇北上”。旋被任为帮办东征军务。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1月,吴大澂率新老湘军二十余营出关,2月11日到达田庄台。从2月21日开始,吴大澂与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吉林将军长顺宋庆等部合军,进行第四次反攻海城。当时集中在海城附近的清军共一百余营,三万余人。兵力虽多,但因系统复杂,有湘军、楚军、淮军和东北军队,互不统属,缺乏统一指挥。吴大澂名义上为帮办军务,但无法指挥全军。诸将多“拥兵据要害,徘徊观望,乍却乍前,不能出死力以决一胜”。归吴大澂节制的军队只有二十营,而他所率领出关的湘军将领又多系庸劣无能、贪生怕死之徒。被调遣时,“迟不赴命”。亲军统领刘树元临敌“诓怯不前”,炮队统领吴元恺闻战“相率而退”。加以吴大澂低估了敌人,对战争全局缺乏认真部署。正当吴大澂等集中兵力会攻海城之际,日军利用清军的弱点,采取“佯攻辽阳,实取牛庄”的声东击西战术,3月3日派第3、5两个师团进犯牛庄。吴大澂等未能识破日军阴谋,置牛庄于不顾,全力围攻海城。由于牛庄防务空虚,致使一日之内就被日军攻陷。牛庄失守当天,吴大澂匆匆由田庄台奔往石山站,“沿途溃勇络绎,其势已成瓦解”,吴大澂退走石山站后,宋庆也把守营口的主力撤往田庄台,致使营口兵力空虚,3月7日日军又轻易的攻取营口,田庄台随后也被攻陷。田庄台即失,“湘军力战而败,死伤过多,人心不振”。吴大澂愤湘军尽覆,欲拔剑自裁,被左右格阻之。乃自叹曰:“余实不能军,当请严议”。清廷以吴大澂“徒托空言,疏于调度”,3月17日下令撤去其帮办军务职,交部议处。旋革职留任,寻命开缺。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复降旨革职,永不叙用
    此后,他为生计所迫,曾任上海龙门书院山长,授徒自给,又变卖个人所藏字画、碑帖、古铜器以补日用。
    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吴大澂辞世,时年68岁。
    ""
     
  • 吴先恩---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供给部长
    吴先恩
    "吴先恩"吴先恩
    ,河南省新县人,少微48世孙。1907年8月30日生于河南省新县一个贫农家庭。8岁起给地主家放牛,1919年起随哥哥为别人做挑脚苦力活。1926年在本村任农民协会宣传委员,1927年1月任三乡农民协会自卫队中队长。同年11月参加黄麻起义。1929年5月,以“不死就要干革命”的人生信念,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 
    他参加过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历任红四方面军总经理部军需处处长、总兵站部部长、红九军供给部部长、抗日军政大学二分校供给主任、晋察冀军区供给部部长、华北军区后勤部参谋长、湖北军区后勤部部长、湖北省人民政府财经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第一副司令员、北京军区后勤部部长、北京军区顾问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当选为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大革命时期,担任箭厂河村农协委员、农民自卫队小队长,参加了镇压土豪劣绅的农民运动和反击地主武装进攻农会的自卫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了黄麻起义和开辟柴山保根据地的斗争。1929年秋编入中国工农红军,任湖北黄安独立团第1营政治委员,独立团经理处处长,黄安独立师经理处处长,红四方面军总经理部军需处处长,1934年5月任红四方面军总兵站部部长,红9军供给部部长。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反“围剿”作战和开辟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参加了长征和西征。到达延安后,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
    "吴先恩"吴先恩
    ,任八路军129师385旅供给处军需员,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大队队务主任,第二分校供给主任,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供给处处长,晋察冀军区供给部部长、政治委员。参加了百团大战和反“扫荡”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后勤部副司令员,华北军区后勤部参谋长,硝北军区后勤部部长。参加了集宁、包头、清风店、石家庄、平津、淮海、渡江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北省人民政府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兼财政厅厅长,1952年秋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第一副司令员。1954年回国后,入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学习。1955年起任北京军区后勤部部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顾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1987年11月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0岁。
  • 吴煥先---鄂豫陕苏区创建人,中国工农红军杰出指挥员
     吴焕先(1907.8-1935.8.21),河南省信阳市新县人。鄂豫陕苏区创建人,中国工农红军杰出指挥员 。民国十四年(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十六年(1927年)11月率紫云区农民武装参加黄麻起义,随后坚持斗争并参与创建鄂豫皖苏区红二十五军。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8月21日在甘肃泾川四坡村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8岁。[1-2] 
    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
  • 吴绍镒---东北抗日联军”的组织领导人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
     吴绍镒 又名杨松丶吴平少微44世孙   ""
    他是延安时期《解放日报》首任总编辑,也是中共牡丹江地区领导机构的创建者;是他,首先提出组建“东北抗日联军”。他,就是中国共产党优秀的理论家、宣传家和革命活动家杨松。
      杨松,原名吴绍镒,1907年11月14日出生在湖北省大悟县四姑墩大吴家一户知识分子家庭。延安时期,吴绍镒名为杨松,东北时期化名吴平。1938年至1940年,他在延安任中宣部副部长兼秘书长,并执教于马列学院。1942年11月23日,杨松因病在延安中央医院与世长辞,时年仅35岁。毛泽东亲笔写下挽词:“杨松同志办事认真、有责任心,我们应当记住他、学习他。”
      在新中国建国60周年之际,让我们缅怀这位革命先辈。
      不为湖北人熟悉的革命活动家
      吴绍镒、吴平、杨松其实是一个人。
      吴绍镒,湖北大悟县人,和徐海东、刘华清将军是老乡。三老的故居我都拜访过,在省委工作时,还在华清同志的故乡禹王镇蹲过点;任省文化厅长时,随贾志杰、钱运录同志陪同他参观过省博物馆。徐海东同志曾任红二十五军军长,解放后授衔为大将,毛泽东同志曾赞扬他是为中国革命立了大功的人,他儿子徐文伯任文化部副部长时,是我的上司,我也曾派人去看过他仍留在大悟农村的大女儿。刘华清同志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原词作者之一,改革开放期间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军委副主席。在全国特别是湖北,知道海东、华清同志的人很多。
      话又说到吴绍镒,东北人知道他,延安人知道他,毛泽东同志更知道他,可是我们湖北人了解他的很少很少。
      好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知道他的人又是很多很多的,刘华清为其题词:“英烈浩气长存”;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邓力群题词:“深切怀念杨松老师”;原广播电影电视部部长吴冷西题词:“学习杨松同志为党为国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原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副书记韩光题词:“哲人其萎,垂馨千祀”;原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赵毅敏题词:“勿忘国耻发愤图强”;原国家安全部首长单殿元题词:“浪淘沙·日本军国主义者妄想复活,‘进入’代侵略,强盗讲课。三光政策伤痕在,白骨成堆血成河,岂容搅和。历史当习学,日寇铁蹄,曾碎我半壁山河。东条阴魂今又聚,警惕战祸。2001年11月9日,时年94岁”。
      任《解放日报》总编辑,在岗位上殚精竭虑
      吴绍镒,延安时期名杨松,东北时期化名吴平,另外,还有别的名字。人和自己的姓名没有必然联系。他,延安4年多,人生达到了光辉的顶点,也是他生命最后的闪光,名字定格在了杨松,过去大悟四姑墩镇人只知他叫吴绍镒。
      杨松,1907年11月14日出生,父亲与董必武有深交;1921年,杨松考入武昌中学,学校是董必武、陈潭秋创建,“五卅”运动前夜,经常参加董陈主持的会议;1926年8月,加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以叶挺为首的北伐军攻克武汉后,积极参与宣传工作;1927年2月底,经团中央介绍,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不久,转为中共党员,后到列宁大学工作……1931年,被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派往海参崴工作,负责处理满洲问题,参与了东北地区党组织的领导工作,先后任中共吉东局特委书记、东北抗日同(联)盟军第四军政委(军长李延禄),后来李延禄回忆说:“东北抗日联军得以发展、统一,杨松同志有很大的功劳。”
      1937年12月,杨松虽在莫斯科,党中央任命他为中共中央宣传部第一副部长;1938年2月底,他从莫斯科回延安,主持中宣部日常工作;后成立中央宣传委员会,由张闻天负责,成员第一位就是杨松,下面是陈昌浩、吴亮平、陈伯达、徐冰、萧向荣。1941年5月,延安创办《解放日报》,是中国共产党新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杨松是其最早的总编辑。他任总编后,熬更守夜,编辑部最早开灯最晚熄灯的是他的办公室。他太累太累了,肺出现了空洞,吐血不止,党中央命令抢救,他躺在到医院的担架上,仍然修改文章。
      杨松在住院期间,毛泽东曾两次去探望他,拿出自己的100元稿费给他买补品、买鸡。朱德、贺龙、博古、蔡畅、叶剑英和关向应等,多次到医院探视。终因医疗和物资条件的限制,想千方设百计,也没能把他从马克思那儿拉回来,年仅35岁。
      熟悉他的人说:“杨松是累死的。”一点不假。
      他逝世后,毛泽东给予高度评价:“杨松同志办事认真,有责任心,我们应当记住他,学习他。”
      东北人民记住了他,像记住了杨靖宇、周保中、李兆麟和赵一曼一样不忘他。2007年,牡丹江市隆重庆祝他诞生100周年,并为他建了纪念馆;陕北人民没忘他,2009年4月2日,延安党政军民学各界,祭扫“四·八烈士”陵园,为王若飞、秦邦宪(博古)、关向应、叶挺、张浩(林育英)、邓发、黄齐生、杨松、张恩德、张寒晖等扫墓。
      杨松精神,就是延安培养出来的一种革命精神! (摘编自《党史天地》)
  • 相关评论
    评论加载中...
    内容:
    评论者: 验证码:
      

    在线客服

    业务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