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我所感动的两编宗谱编纂记录

作者:徽州老吴 发布于:2014-10-20 07:59:28 点击量:
    这十多年,收集整理宗谱,看了不下百篇宗谱序作和纪录,无不为元代的王弼公和绍周公(石潭叙伦堂宗谱编纂者)两文所感动,我们的先人在交通丶信息那样落后的条件下,把祖宗的历史纪录下来,是多么的艰难!现将两文推荐给大家。
   
             
                 
石潭吴氏叙伦堂宗谱编纂记 (译文) 

徽州也称新安,山水风景名胜之地区,有著名的黄山和齐云山,皆为世界之胜景,历代名人辈出。

徽州的地理环境到处是崇山峻岭,茂密的树林,急湍怪石随地都有,尤其是歙县南乡。

徽州一府六县四境的大小河流都汇流歙县,汇于歙县的水南。山高水长,环绕周密,一泻无停。徽州一府六县以歙县为门户,歙县尤以南乡为屏障也,自渔梁往下水路有百里。而从陆路到徽州分界处也有百余里,地域广远,村落很多,大村有千余户,小村也有数百人家,十户八户的小村庄不清,百姓在此繁衍生息,这些村庄分布在平谷的十之三四,而居住在高山坡上有十之六七,这是歙县南乡的地势所决定的,这就是我石潭吴氏居住之地。石潭吴氏祖先迁徙之地,地形如燕窝,周边重峦叠嶂,山麓四面环拱,村中楼房高阁,一望巍然,村中间建有两座宗祠,其一为叙伦堂。从石潭繁衍派出的族裔,星列其布,有百十处,均为吴氏族人所创的基业,可谓辉耀环宇也。

但族人居住的村落里,有水不能行舟,陆路也不能驶车马,都是崇山峻岭所阻挡也,动一动都要步行,光绪辛卯年间,先祖镛公倡修祠堂,与我(绍周)谈及族内修谱的事情,但因我族的老谱散失,有很乆了,祠堂商议由我(绍周)明年开始担当此任务,我虽年过五十,精力还旺盛。

要把每一支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必须要走遍我族居住的一村村落落,要往来悬崖险路丶鸟兽出没之处,要不辞劳苦。在来往这百十村庄时,有时要小憩一下,则随意蹲在地下找一块石头再用打火来点起烟叶(古代有打火机和火柴只能用火鎌石头取火),以解山林瘴疠之气,冬天在雨雪地里行走,夏天行路汗水如雨。经常宿息在路亭、在庙宇和村店,沒有一定的居所也。

我族居住的大小村落风俗都差不多,无论老少年长的都很欢迎我的到来,用老的风俗接待我,杀鸡备酒,相见恨晚。在严寒冬天,大家围座在炭火炉边,与父老乡亲叙述往事,都感叹修编族谱不能再拖了,大家都动我修谱成功。

这次本祠族谱编印成功及叙伦堂的修缮,一切经费都美沅公所出,还有本家叔伯诸君,大家赞助之成果,当然美沅公和再叔的帮助最大!绍周我也仅出了一份力也,我所焦虑的是,我族繁衍的世代遥远,担心有所遗漏啊!如远古的我了解不到,本族有许多历史我也无法搜寻到了,这都是抱恨终生的亊了,只有竭尽全力去搜寻才能把我族历史纂修好,这就是我要做的

我族衍延千百余年了,要把这些历史都记载起来是很困难的事情,但有困难也要做下去,只有这样做才能使我族宗之历史源远流长。

我的再叔和美沅公远谋深算丶泽福乡里的精神深远。我虽然经历了几个寒暑,无非是多走了一些村庄,到他们的屋舍里,搜寻本族人员的生卒年月丶繁衍生息丶居地何地等资料。对那些去过的僻远村庄至今还历历在目,今天将这些宗族资料综合编印成册,即我族谱牒也。至于我在族裔所居村庄经历情和当地的风景习俗就不多絮了。

 

                                                               元  谱  序(译)

                                                                           王弼

       吴氏得姓於泰伯,泰伯为一世祖。与仲雍居住在勾吴,即今天的无锡梅里一带,周武王元年四月份伐纣西归,寻找泰伯仲雍的后人,发现仲雍曾孙周章已经在江苏建立了勾吴国,周武王因此就封周章为吴王。十九世季札被授封在延陵。三十一世芮,秦朝时封为鄱阳令,即今江西九江一带,秦未汉初助汉有功被汉高祖封为长沙王。於是后世子孙迁居新安即今徽州,人口支派繁多,到六十一世少微在唐朝做官,当上监察御史,居住在休宁石舌山。少微子吴巩是当时有名的文人,在唐开元年间封为中书舍人,他改石舌山为凤凰山,莲花湖为凤凰湖。六十九世晋有文化不愿入朝为官,死后也葬在凤凰山。今歙富饶、澄塘、休宁、婺源、绩溪、庐江诸族都是晋的后代。

   南宋绍兴庚辰年(1160)夏,曾祖父与曾伯祖父讨论修族谱事,编修成册,凡富饶派下面的吴族,排行、名字、科举、娶妻姓氏、坟葬地址,辈份代数,生辰年月,先世的源流,都要列上,后人一看就知道了。

嘉熙戊戌(1238),先君(父亲)从庐江迁居到繁昌县,本族的伯公忠居住在芜湖时,己七十二岁了,经常与父亲谈及修编宗谱事,来年二月二十六日族伯取出了所传的祖谱,谱上讲授了吴氏出自於姬姓周太王,历秦汉以后,有一些遗漏,有些是考据分析,并非真实。父亲与族伯谈论宗族事时,我(王弼)就在他们旁边,至今历历在目、言犹在耳。以后家庭经常迁居搬家,家具什物遗失较多,此老谱也一时找不到了;再加上父亲去世,王弼我一个人孤陋无闻,但总记住曾祖父的遗愿,不敢忘记,也总记住父亲授讲的一些家族的大概。自已总是责怪自己,唯恐愧对祖先和天地,以后数年间多次往返新安故里,在山间松林、祖宗墓莹间清扫考察,去过祖居地歙县富饶、问政山多次,收集先辈们随笔记载,反复与宗亲门讨论,凡本族有人到建康(南京)的,我都一定拜访询问,再记载下来,前后四十八年,专注此事。乙酉年三月十一日,忽然在散佚中,偶然发现了族伯交给父亲的原本老谱,悲喜交集,於是会集编成册,仿效曲阜孔谱的格式。从周武王元年己卯周章受封吴王之月,至至元(元世祖年号)丙戌,凡二千四百有八年,按宗族派糸的起始,与宗族人一起,抄印成册分存,总耽心遗失。第二年五月一日,我携带此谱,再往新安故里,走遍各族之居住地请教老人,向他们作辑求拜,告诉其祖宗上世,再第二年六月以前,带上这本族谱,返归南京家中并刻印成书。

虽然支派有别,但根源为一个,我都视之为一家人,但也恐世代遥远,相见如过路人,就是编此谱的理由,中间纪录,岁久裔繁,有详有简,但都是根据所采集的资料编印成册的,虽不是我的专长,已尽力了,由于条件所至,仅编成居住问政山的一支,澄塘、休宁等族,没能编入,将来宗族里有才能辈出之际,再来编辑,这是祖宗所希望的。峕至元丙戌(1286)六月,既望。

进公宗金陵派王弼公柏墩支钦仪公二公殚尽辛勤会族编谱实有大功于宗族迄今赖之故二公之渊源一脉以及子孙悉照二公之谱详尽刊载以彰厥功

 

 

    ()   吴氏叙伦堂宗谱编纂记 绍周

新安为山水之区,黄山白岳宇宙胜迹,名卿显宦莅此,邦者皆欲探其胜,而览其奇外,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急湍怪石随地多有,而歙之南为尤。盛六邑之水归于歙,四境之水汇于南,山高水长,环绕周密,不至一泻无停。蓄盖六邑以歙为门户,歙尤以南为屏障也。自渔梁水路百里,而陆路极分界处,亦百有余里,土宇广远,村落萃众,其大者千余户,小则数百,家与数十室者不能枚举,庶姓夙称繁衍,然土地平圹为村居者,十之三四,居于高处曰山庄者十之六七,局势然也。我石潭祖宗,托足之乡,地形如燕窝,叠璋重峦,环拱四面,危楼高阁,一望巍然,中置二祠,其一叙伦也。自石潭远出,星列其布,数十百处,均能创基业,启尔宇辉耀。前人自成里社,然水不便舟楫,陆不便车马,冈岭除为之阻,动必以步,岁辛卯我正镛公倡修祠宇,及寝安(绍周)亦襄其事,因难吾族之散佚,慨然者久之,其明年议族事(绍周)始充此任,虽年过五十,而精力犹盛,穷支派之源委,必历悬崖险路曲径,鸟兽出没之所,而不惮其劳,时或小憩,则随意抱膝敲石取火,吞吐烟叶以解山林瘴疠之气,拨霜雪挥汗雨,息于亭、息于庙、息于村店无定所也。至则某村某村风景无异,少长咸集黄发垂髻皆有,太古遗风,嗥嗥熙熙,蔼然相接,具鸡黍、备樽酒,恨相见晚,或值严冬,则火炭围炉,与父老叙往事,末偿不叹此举之不可缓,而耸恿成之也,余曰此举之成诸君。能识之乎自修祠,迄今一切经费皆取给于我宗美沅,再叔君,子实赞成之然,则所谓急公好义者沅公再叔也!而绍周何与焉夫,余所深虑者,族繁世远,唯漏失,是惧风(兴欠),人往(兴欠)其漏也,吾固不及知然,吾不知而彼自,有知几何,湮没无闻者不增恸于九原也,抱恨幽冥,曷其有极顾纂修,自今为巳,设更迁延千百余年,则后之溯前尤难,于今之思,昔於此益,艰袒宗之流泽孔长。而我再叔美沅其贻谋于乡里者,至深远也。余虽历寒暑、经跋涉分内事耳,其或屋宇庐舍、户口某地若何、某处若何,与夫峭壁幽崖之小村,历历寓目,余综之余,并能言之若夫,路途之远近,朝夕之游玩,某水、某邱之名坛旧迹,所过深山大川非一日也,非一处也,而又何述焉。今谱牒粗成,谨述其颠末如此,至于年代之湮远巳叙,焉兹不赘。                

 光绪甲午年二月花朝后十日支下裔孙绍周百拜谨

   (录自光绪版吴氏叙伦堂宗谱)

元  谱 

王弼

吴氏自泰伯出居勾吴,仲雍绪逮周武王元年己卯四月罢兵西归,首求泰伯仲雍之后仲雍曾孙周章己君吴,武王因而封焉。十九世季札灵王,癸丑岁受封延陵。三十一世芮事秦为鄱阳令,汉兴以功封长沙王。自是子孙析居新安,支派日繁,至六十一世少微仕唐,为监察御史,居休宁石舌山。子巩开元间为中书舍人,以文行知名人为,改石舌山为风凰山,莲池为凤凰池。六十九世晋潜光不仕,卒葬此山。今歙富饶、澄塘、休宁、婺源、绩溪、庐江诸族皆此派也。绍兴庚辰(1160)夏,曾祖与曾伯祖讨论族谱,类萃成轴,富饶派下,年甲行第名讳、娶氏、葬所,无不备纪,昭穆长幼,一览周知,尚末详悉,先世之源委。岁嘉熙戊戌,先君自庐江迁繁昌,族伯公忠居芜湖时,年七十有二,尝与先君叙及宗盟,是年二月二十六日遂出所传祖谱,授之自姬周,历秦汉以后,罔有遗逸,其所考皆有自来非妄,认汾阳者比时王弼侍傍,至今言犹在耳。以后迁居不一,巾箱遗脱,此谱遂失,又不幸先君即世,王弼孤陋无闻,但执曾祖旧编,惧弗敢隧然,念先君授简遗意,终不克胜,是责常愧负天地间,后数年还新安,扫松揪,自杨充后,历富饶、问政,先垅以下三复,经理及质绪宗盟、先辈随笔记载,自此族人至建康者,王弼周悉询访,又从而记之,盖四十八年于此矣。乙酉三月十一日,忽於散佚中,偶见向者族伯授先君原本,悲喜交集,於是会萃成编,效曲阜谱为式。从周武王元年己卯周章受封之月,至至元(元世祖年号)丙戌,凡二千四百有八年,宗糸始备,欲命工锓梓,与宗人共之,虑有未尽,是年五月一日,遂携此谱,再往新安遍谒族之尊宿,俯首扣请自上世至,是年六月以前,若子若孙,罔不毕书,归而刻之,虽支派别而根源不殊,自其一人,视之本一家,也第恐世代辽邈,或相视如途人,甯不重昔贤之悲,是谱所以作也,中间纪录,岁久裔繁,不无详简之,异然皆据实抑自念生迟识浅简册,事非所长,用力于斯,首尾四纪,今己心剿,形瘵其驽钝可知矣,是故仅仅编成问政一支,如澄塘、休宁等族,又以才短不能及,惟后来宗英辈出必能衍而书之,此尤祖宗所望,峕至元丙戌六月,既望。

相关文史
  • 明代左台先贤主修的歙县太平桥至今仍在双向通车
     歙县太平桥为十六孔拱形石桥,长度为二百七十九点八七米,宽为六点九米,中间可容两辆车对开,两边各有人行走道。据史料记载,此处原有木构浮桥,建于宋代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长50丈,名叫庆丰桥。元代末年,毁于兵乱之中。明代初年又架木重修。到了明代弘治年间(十五世纪末)才改建石桥。

    直到一九七十年代太平桥仍是杭州至黄山丶屯溪丶休宁丶江西国道中最大桥梁,也是国

    道的必经之地,至今仍是可容两辆轿车对开,并有人行走道。是国内目前仍通汽车的最古老的明代石桥。

    歙县太平桥主要选用淳安优质茶园石,用糯米汁拌石灰砌筑而成,施工精细,其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居全省古桥之冠。196975,徽州发生特大洪水,练江水位高出太平桥桥面3.4,全桥淹没。沿河地带许多房屋倒塌,而大桥(除桥面、条石栏杆、桥墩分水尖局部损坏外),基本无损,水退后车辆仍通行无阻。

    1981年,省人民政府又将该桥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而这座古老的石桥倡修人就是左台先贤西溪南人吴继善,字以承,由于吴继善建桥有功,封为义官。

    谱中云:继善字以承义官有贵长子造河西桥。继善公生五子:自宽丶自富丶自安丶自宗丶自寘。到孙辈有十七人,

    继善先贤的后人十分发达,据谱载,因商因官分居苏丶浙丶京丶鄂丶鲁各地,到第八代(继善公为少微二十九世,第八代即少徽三十七世)有口数千,后人中有进进士吴士竒丶吴必庆丶吴璠三人,举人丶监生以百计!
    """"""

  • 以左台吴氏后人吴忠命名的城市---宁夏吴忠市

    吴忠市位于宁夏中部,是宁夏沿黄河城市带核心区域。毗邻陕、甘、蒙。引黄灌区的精华地段。辖利通区青铜峡市、盐池县同心县红寺堡区,常住人口137.32万(2015年),其中回族人口66万,占总人口52%,是中国回族主要聚居区之一。

    吴忠滨临黄河,黄河穿城而过,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河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北方游牧民族汉族文化的交汇点。 吴忠被誉为东方的千塔之城,是驰名中外的中国回族之乡

    吴忠市也是国内以名字---吴忠命名的少数城市之一,吴忠是明代的著名边关守将,左台吴氏吴忠市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它的名字的出现,大约在明朝初年——当在洪武二十三年(1390)之前,距今最多

    也不过600来年的历史,成为县和市更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
      
    明朝初年,由于边防的需要,明政府在全国设置了九大军事重镇,其中宁夏境内就有两镇:一为固原镇,一为宁夏镇。吴忠属于宁夏镇。元末明初战乱不断,宁夏境内人口稀少,军队便实行军垦,以实现军粮自给,这样,便在今银川、吴忠附近设置了许多军屯堡寨,初无名称,只以他们屯长的名字相称。久而久之,这些屯长的名字便演变为地名。在宁夏,由屯长姓名演变而来的地名很多,如青铜峡市的叶盛(叶升)、蒋顶(蒋鼎)、李俊、银川市的掌政(张政)、望洪(王宏)、杨和等都是。吴忠便是当时驻扎在这个地方一个屯长的名字。

     

    吴忠,安徽凤阳县临淮观镇人,世袭靖海侯。其父吴祯、伯父吴良,均系大明63位开国功臣之一。吴祯封靖海侯,追封海国公;吴良,封江阴侯,追封江国公,为明皇陵的督造者。靖海侯吴祯善水战,曾督海运,饷辽东。洪武二年(1369)平陕西还,与副将军冯胜驻庆阳。洪武十二年(1379)病卒。其子吴忠袭。廿三年(1390)因胡惟庸案受牵连,吴忠被诛。死后被葬于父辈墓地。吴祯、吴良是少微祖二十二代孙辈,肥东六家畈七三公后人。          

    关于以上宁夏吴忠市溯源,宁夏吴忠市博物馆有详细介绍。

       二、二侯吴氏吴忠世系

     

    61】少微→【71】靖(迁歙县富饶)→【75】用清→【76】启(石潭始祖)→【77】延硕(迁宣城)→

    80】七三(迁肥东六家畈)→【83】祯(明初名将,封静海侯)→【84】忠(镇守宁夏,以吴忠命地名)

     

    吴忠,明初名将吴祯次子。?~1388年,安徽凤阳县临淮观镇人。任宁夏吴忠屯屯长【现宁夏吴忠市为据】洪武十七年五月(1382)袭靖海侯【祯死后二年袭候—合理】、羽林左卫镇抚(南京)【神道碑为据】。卒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葬于钟山之阴。洪武二十三年(1390)因追论祯为胡惟庸党,革除爵位。配徐氏生卒葬俱无考。长子后裔居现安徽省固镇县湖沟镇岳北村吴禅堂,为避祸吴忠以下七代祖名讳失考,但历祖坟茔均在,脉络清晰。从祯的十世孙起则世系完备。

    吴忠生四子春杨、九杨、金杨、荣杨,长子春杨在现安徽省固镇县湖沟镇岳北村吴禅堂落业,衍派固镇禅堂吴氏,后世大部分徙居安徽宿州、淮北等县,今约二万多人。

    吴忠的三个儿子九杨、金杨、荣杨三兄弟为避祸,由吴祯之女郑吴氏及夫婿郑琦(号孤贞,明初名将郑遇春之子)带领逃难入川,当年郑、吴入川后的第一站是嘉州(今四川乐山市)。到嘉州后,由于吴氏众子弟户数及人口众多,为更好有效保存吴氏血脉,于是在嘉州分八支,并以“锅边、锅铁、锅底、锅心、铜罐……”为日后认亲记号,又称“锅铁吴”。其中吴守相一支迁眉山县张河坝,其余的分别迁至峨眉、雅安丶包城坝、杨柳、崇州、邛崃等各地落业。

    郑孤贞、吴夫人带领一部份吴氏子弟,定居四川省名山县车岭镇吴沟。

    所以凡称“锅铁吴”的都为吴忠后裔,今“锅铁吴”后裔分布在四川丶西南及全国各地,达五万之众。

    晚清著名政治家丶经学家、书法家吴之英即为吴忠之后。吴之英历任资州艺风书院、简州通材书院讲席,成都尊经书院都讲、锦江书院襄校及四川国学学院院正(院长)。曾任《蜀学报》主笔,宣传维新变法。

    而郑孤贞、吴夫人带领郑氏子弟经木城、洪雅一线到名山县,郑氏最终落户双河郑沟,郑琦生八子,衍派名山郑氏八大房,郑氏夫妇去世后,以石磨为墓碑,称“腰磨碑”, 名山郑氏也称腰磨郑氏,今郑吴夫妇古墓乃在,为县级文物。

                                                     (根据成都宗长资料整理)

  • 吴大澂 ---清代官员、学者、金石学家、书画家,民族英雄
           吴大澂(1835~1902),初名大淳,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晚号愙斋,籍休宁寄籍。清代官员、学者、金石学家、书画家,民族英雄。 1867年(同治六年)进士,授编修。出为陕甘学政。1877年(光绪三年)赴山、陕襄办赈务,不辞劳苦,亲赴灾区察勘,得左宗棠曾国荃等保荐,次年,授河北道。1880年(光绪六年),诏给三品卿衔,随吉林将军铭安办理宁古塔三姓珲春等东陲边务。次年,授太仆寺卿。是年4月,吴大澂为三品卿衔,赴吉林随同铭安帮办一切事宜,旋即改为“督办”。于6月行抵吉林,即与吉林将军铭安商酌防务事宜,于整军吏、守边强边等方面多有建树。
    "吴大澂画像"吴大澂画像
    吴大澂与吉林将军铭安于吉林建立边防军队。改原有八旗兵,废除世袭制,改为招募制,共建防军马步13营,5000人。次年防军增至9000人,后统称靖边军,经过严格训练,己“悉成劲旅”。于珲春开始修筑东、西炮台。为防御沙俄从水上入侵,还创建图们江松花江水师营。同时设立招垦局,移民垦荒,推行实边政策。他经过实地勘查,确定以珲春和三岔口所属边地为招垦中心,设立珲春招垦局,下设五道沟和南岗分局。招垦范围广泛,且规定许多优惠政策。为给垦民、商旅和军队提供方便,1880年底,修筑从宁古塔至吉林省城长达600里的大道及北、东线大道,建有百余座木桥,同时还增加许多驿站,加强了边疆的防务力量。
    1883年(光绪九年),法国从越南向中国扩张,奉命会办北洋军务。1884年迁左副都御使。诏令赴朝鲜处理甲申事变,抵制日本对朝鲜的侵略活动。

    勘界谈判,据理力争

    1885年(光绪十一年)6月8日,吴大澂会同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重勘东部边界。经吴大澂、依克唐阿再三辩驳,据理力争,终于达成协议。于1886年10月12日正式签订《中俄珲春东界约》及《中俄查勘两国交界道路记》。含补立“土”字牌,添立“啦”、“萨”、“玛”字界牌和一至十八记号;收回黑顶子;争得图们江口通航权等,从而捍卫了祖国的神圣领土。矗立在珲春市区的龙虎石刻及具清代建筑风格的五角碑亭,就是珲春人民为纪念爱国大臣吴大澂谈判胜利而建立的。石刻正面篆书阴刻龙虎”二字,左下竖刻“吴大澂书”,字体流畅,气势磅礴。吴大澂于谈判期间曾多次书写“龙”、“虎”二字,抒发其“龙骧虎视”的大无畏的爱国精神。1886年,任中国首席代表在岩杵河-珲春同俄国进行勘界会谈。与沙俄代表据理力争,收回了被沙俄非法霸占的黑顶子百余里的领土,纠正了“土”字界牌。又争得了中国船只在图们江口的航行权。
    1887年(光绪十三年),调任广东巡抚,又同葡萄牙强占澳门和香山七村的侵略活动作斗争。

    治理黄河,筹划有方

    吴大澂对堵口工程筹划有方,措施得当。对在工的官吏,分工明确,严限完成。他誓言:如依限不能完成者斩,自己也将以身殉职。在工人员无不凛然,于是日夜赶堵,于当年(1888年)十二月合龙。该工程较拨发款银节约60余万两。吴大澂任河督时,对郑州、中牟、开封一带险工甚为重视。他说:中河厅头堡大王庙顶冲之石堤,……八堡之人字坝、托头坝(中牟境),下南厅七堡之顺二坝,十九堡之盖坝(开封境)均甚紧要,是防御省城之门户。他提倡用水泥砌筑砖石坝,加固工程,这是黄河上使用水泥修工程之始。
    1885年(光绪十一年)时,他曾奏请用新法测绘黄河图,自河南省阌乡县(今灵宝境)金斗关到山东利津铁门关海口,测量河道长1021公里。次年图成,呈光绪帝浏览,命名《御览三省黄河全图》。
    郑州十堡大工完成后,因河势南趋,行将塌至堤身。吴大澂审时度势,在荥泽八堡(今郑州李西河一带)老滩前,筑石坝一座,工竣立一石碑,碑文是:“老滩土坚,遇溜而日塌,塌之不已,堤亦渐圮,今我筑坝,保此老滩,滩不去则堤不单,守堤不如守滩。”阐明了他的固滩保堤的治河思想。
    吴大澂治河成功后,实授河道总督,赏头品顶戴

    暮年兵败,抱恨辞世

    1894年(光绪二十年),甲午战争爆发,吴大澂时任湖南巡抚,奏请从军。8月15日、17日连电“奏请统率湘军赴朝督战”。不久,获清廷允准,“带勇北上”。旋被任为帮办东征军务。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1月,吴大澂率新老湘军二十余营出关,2月11日到达田庄台。从2月21日开始,吴大澂与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吉林将军长顺宋庆等部合军,进行第四次反攻海城。当时集中在海城附近的清军共一百余营,三万余人。兵力虽多,但因系统复杂,有湘军、楚军、淮军和东北军队,互不统属,缺乏统一指挥。吴大澂名义上为帮办军务,但无法指挥全军。诸将多“拥兵据要害,徘徊观望,乍却乍前,不能出死力以决一胜”。归吴大澂节制的军队只有二十营,而他所率领出关的湘军将领又多系庸劣无能、贪生怕死之徒。被调遣时,“迟不赴命”。亲军统领刘树元临敌“诓怯不前”,炮队统领吴元恺闻战“相率而退”。加以吴大澂低估了敌人,对战争全局缺乏认真部署。正当吴大澂等集中兵力会攻海城之际,日军利用清军的弱点,采取“佯攻辽阳,实取牛庄”的声东击西战术,3月3日派第3、5两个师团进犯牛庄。吴大澂等未能识破日军阴谋,置牛庄于不顾,全力围攻海城。由于牛庄防务空虚,致使一日之内就被日军攻陷。牛庄失守当天,吴大澂匆匆由田庄台奔往石山站,“沿途溃勇络绎,其势已成瓦解”,吴大澂退走石山站后,宋庆也把守营口的主力撤往田庄台,致使营口兵力空虚,3月7日日军又轻易的攻取营口,田庄台随后也被攻陷。田庄台即失,“湘军力战而败,死伤过多,人心不振”。吴大澂愤湘军尽覆,欲拔剑自裁,被左右格阻之。乃自叹曰:“余实不能军,当请严议”。清廷以吴大澂“徒托空言,疏于调度”,3月17日下令撤去其帮办军务职,交部议处。旋革职留任,寻命开缺。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复降旨革职,永不叙用
    此后,他为生计所迫,曾任上海龙门书院山长,授徒自给,又变卖个人所藏字画、碑帖、古铜器以补日用。
    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吴大澂辞世,时年68岁。
    ""
     
  • 吴先恩---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供给部长
    吴先恩
    "吴先恩"吴先恩
    ,河南省新县人,少微48世孙。1907年8月30日生于河南省新县一个贫农家庭。8岁起给地主家放牛,1919年起随哥哥为别人做挑脚苦力活。1926年在本村任农民协会宣传委员,1927年1月任三乡农民协会自卫队中队长。同年11月参加黄麻起义。1929年5月,以“不死就要干革命”的人生信念,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 
    他参加过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历任红四方面军总经理部军需处处长、总兵站部部长、红九军供给部部长、抗日军政大学二分校供给主任、晋察冀军区供给部部长、华北军区后勤部参谋长、湖北军区后勤部部长、湖北省人民政府财经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第一副司令员、北京军区后勤部部长、北京军区顾问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当选为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大革命时期,担任箭厂河村农协委员、农民自卫队小队长,参加了镇压土豪劣绅的农民运动和反击地主武装进攻农会的自卫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了黄麻起义和开辟柴山保根据地的斗争。1929年秋编入中国工农红军,任湖北黄安独立团第1营政治委员,独立团经理处处长,黄安独立师经理处处长,红四方面军总经理部军需处处长,1934年5月任红四方面军总兵站部部长,红9军供给部部长。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反“围剿”作战和开辟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参加了长征和西征。到达延安后,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
    "吴先恩"吴先恩
    ,任八路军129师385旅供给处军需员,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大队队务主任,第二分校供给主任,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供给处处长,晋察冀军区供给部部长、政治委员。参加了百团大战和反“扫荡”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后勤部副司令员,华北军区后勤部参谋长,硝北军区后勤部部长。参加了集宁、包头、清风店、石家庄、平津、淮海、渡江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北省人民政府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兼财政厅厅长,1952年秋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第一副司令员。1954年回国后,入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学习。1955年起任北京军区后勤部部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顾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1987年11月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0岁。
  • 吴煥先---鄂豫陕苏区创建人,中国工农红军杰出指挥员
     吴焕先(1907.8-1935.8.21),河南省信阳市新县人。鄂豫陕苏区创建人,中国工农红军杰出指挥员 。民国十四年(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十六年(1927年)11月率紫云区农民武装参加黄麻起义,随后坚持斗争并参与创建鄂豫皖苏区红二十五军。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8月21日在甘肃泾川四坡村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8岁。[1-2] 
    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
  • 吴绍镒---东北抗日联军”的组织领导人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
     吴绍镒 又名杨松丶吴平少微44世孙   ""
    他是延安时期《解放日报》首任总编辑,也是中共牡丹江地区领导机构的创建者;是他,首先提出组建“东北抗日联军”。他,就是中国共产党优秀的理论家、宣传家和革命活动家杨松。
      杨松,原名吴绍镒,1907年11月14日出生在湖北省大悟县四姑墩大吴家一户知识分子家庭。延安时期,吴绍镒名为杨松,东北时期化名吴平。1938年至1940年,他在延安任中宣部副部长兼秘书长,并执教于马列学院。1942年11月23日,杨松因病在延安中央医院与世长辞,时年仅35岁。毛泽东亲笔写下挽词:“杨松同志办事认真、有责任心,我们应当记住他、学习他。”
      在新中国建国60周年之际,让我们缅怀这位革命先辈。
      不为湖北人熟悉的革命活动家
      吴绍镒、吴平、杨松其实是一个人。
      吴绍镒,湖北大悟县人,和徐海东、刘华清将军是老乡。三老的故居我都拜访过,在省委工作时,还在华清同志的故乡禹王镇蹲过点;任省文化厅长时,随贾志杰、钱运录同志陪同他参观过省博物馆。徐海东同志曾任红二十五军军长,解放后授衔为大将,毛泽东同志曾赞扬他是为中国革命立了大功的人,他儿子徐文伯任文化部副部长时,是我的上司,我也曾派人去看过他仍留在大悟农村的大女儿。刘华清同志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原词作者之一,改革开放期间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军委副主席。在全国特别是湖北,知道海东、华清同志的人很多。
      话又说到吴绍镒,东北人知道他,延安人知道他,毛泽东同志更知道他,可是我们湖北人了解他的很少很少。
      好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知道他的人又是很多很多的,刘华清为其题词:“英烈浩气长存”;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邓力群题词:“深切怀念杨松老师”;原广播电影电视部部长吴冷西题词:“学习杨松同志为党为国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原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副书记韩光题词:“哲人其萎,垂馨千祀”;原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赵毅敏题词:“勿忘国耻发愤图强”;原国家安全部首长单殿元题词:“浪淘沙·日本军国主义者妄想复活,‘进入’代侵略,强盗讲课。三光政策伤痕在,白骨成堆血成河,岂容搅和。历史当习学,日寇铁蹄,曾碎我半壁山河。东条阴魂今又聚,警惕战祸。2001年11月9日,时年94岁”。
      任《解放日报》总编辑,在岗位上殚精竭虑
      吴绍镒,延安时期名杨松,东北时期化名吴平,另外,还有别的名字。人和自己的姓名没有必然联系。他,延安4年多,人生达到了光辉的顶点,也是他生命最后的闪光,名字定格在了杨松,过去大悟四姑墩镇人只知他叫吴绍镒。
      杨松,1907年11月14日出生,父亲与董必武有深交;1921年,杨松考入武昌中学,学校是董必武、陈潭秋创建,“五卅”运动前夜,经常参加董陈主持的会议;1926年8月,加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以叶挺为首的北伐军攻克武汉后,积极参与宣传工作;1927年2月底,经团中央介绍,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不久,转为中共党员,后到列宁大学工作……1931年,被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派往海参崴工作,负责处理满洲问题,参与了东北地区党组织的领导工作,先后任中共吉东局特委书记、东北抗日同(联)盟军第四军政委(军长李延禄),后来李延禄回忆说:“东北抗日联军得以发展、统一,杨松同志有很大的功劳。”
      1937年12月,杨松虽在莫斯科,党中央任命他为中共中央宣传部第一副部长;1938年2月底,他从莫斯科回延安,主持中宣部日常工作;后成立中央宣传委员会,由张闻天负责,成员第一位就是杨松,下面是陈昌浩、吴亮平、陈伯达、徐冰、萧向荣。1941年5月,延安创办《解放日报》,是中国共产党新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杨松是其最早的总编辑。他任总编后,熬更守夜,编辑部最早开灯最晚熄灯的是他的办公室。他太累太累了,肺出现了空洞,吐血不止,党中央命令抢救,他躺在到医院的担架上,仍然修改文章。
      杨松在住院期间,毛泽东曾两次去探望他,拿出自己的100元稿费给他买补品、买鸡。朱德、贺龙、博古、蔡畅、叶剑英和关向应等,多次到医院探视。终因医疗和物资条件的限制,想千方设百计,也没能把他从马克思那儿拉回来,年仅35岁。
      熟悉他的人说:“杨松是累死的。”一点不假。
      他逝世后,毛泽东给予高度评价:“杨松同志办事认真,有责任心,我们应当记住他,学习他。”
      东北人民记住了他,像记住了杨靖宇、周保中、李兆麟和赵一曼一样不忘他。2007年,牡丹江市隆重庆祝他诞生100周年,并为他建了纪念馆;陕北人民没忘他,2009年4月2日,延安党政军民学各界,祭扫“四·八烈士”陵园,为王若飞、秦邦宪(博古)、关向应、叶挺、张浩(林育英)、邓发、黄齐生、杨松、张恩德、张寒晖等扫墓。
      杨松精神,就是延安培养出来的一种革命精神! (摘编自《党史天地》)
  • 相关评论
    评论加载中...
    内容:
    评论者: 验证码:
      

    在线客服

    业务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