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胜迹

浙江常山县大埂村---又一处左台吴氏胜景

作者:徽州老吴整理 发布于:2014-10-21 08:07:41 点击量:
          http://www.changshan.gov.cn/zwgk/zwdt/jrcs/201204/t20120424_118275.htm
       浙江常山县大埂村以吴姓为主,清康熙年间,吴庆云携妻带儿从安徽歙南溪北(今安徽歙县),经开化马金入境。见此处后有靠山、边有泉水、前有溪流,遂定居于此。后建宗祠,一日焚香拜祖引燃宗祠边古树,进而焚毁宗祠。道光年间,全族集资再建宗祠,保留至今。 
     
    徽派建筑
吴氏宗祠——倒挂莲花宝座独具匠心
   
   眼前的宗祠,系二百多年前重建。
  吴氏宗祠是高规格建造的,规模宏大的建筑、精美的雕刻即为证。“占地3亩,长150尺,宽55尺,三大进。”“左右大走廊,进门见戏台,中天井,天井前有四根圆石柱擎起的近百平方米的倒挂莲花宝座。四石柱上牛腿有寿星赐福、童子拜观音和南极仙翁等精雕细刻的图案。”
 解放以后,宗祠曾是大埂乡中心小学,70年代为辉埠镇完全小学,1996年学校搬出。岁月流逝,吴氏宗祠业已破落。粗壮的藤蔓爬满墙壁,“毓秀学校”4字还隐约可见。宗祠内,顶塌椽落,倒挂莲花宝座也仅保存在村民的脑海中。惟余三四十根石柱、木柱矗立祠内。绕祠一周,高出祠内建筑的封火墙挡住外来火苗,却挡不住日寇的炮火。在宗祠的后墙,吴士益告诉记者,此处曾被日寇飞机扔下炸弹炸毁。边上的古柏上还留有一个大大的弹孔。古柏有10棵,皆一人难抱之。细看古柏上的裂口,似是日寇狰狞面目。吴士益说,这几年古柏好像又恢复了生机,越发枝繁叶茂了……如今,大埂村人已经启动了宗祠的修复工作。宗祠内,有六七位村民正在整理、打扫。村党支部书记吴清芳介绍,先将椽、梁等修好,盖上瓦保证不塌不漏。之后,再想办法尽量恢复原样。以前被盗的牛腿等文物,也在积极追索中。虽说还面临资金紧张的困难,但相信不久的将来,宗祠将再次恢复生气。
       初到大埂,便被宗祠前一对六边形石柱所吸引。石柱高约70厘米、宽约40厘米,中有直径约15厘米、深约20厘米的圆洞,石柱四周还刻有长方形线条作为装饰,下有一略大的六边形底座。走进古宅,再次见到相同样式的一对石柱。这是什么?请教吴士益之后,才得知这是旗杆石,只有考取“拔贡”功名之后才配拥有旗杆石。大埂村有三对旗杆石,皆为一人所得。其原居大宅,朝廷赐一对旗杆石立于大宅前,一对立宗祠前。后其再建新居,又赐旗杆石立于新宅前。
        采访回来之后,查阅资料得知,拔贡是清朝科举制度中由地方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种。初定六年一次,乾隆中改为逢酉一选,也就是十二年考一次。每府学二名,州、县学各一名,由各省学政从生员中考选,保送入京,作为拔贡。而查阅清朝旗杆石图片,却只找到长条状的旗杆石,像大埂村这样六边形、矮且粗壮、中间凿洞用以插旗杆的却没找到。是有什么讲究,抑或是皇朝更迭造就旗杆石形制的变迁?这只有留待文物专家解答。    
       古民居——徽式建筑错落有致
       大埂村现存清末建筑丶民国时期建筑多幢。古民居何以这么多?离不开大埂村先辈的辛苦付出,他们靠山吃山——烧制石灰贩卖。“土改时期,统计了一下大地主就有28位。”吴士益说。而徽派建筑风格,源于他们的先辈是从安徽迁居至此一直保留下来的
      两进三开间或两进五开间,砖木结构,青砖黛瓦,巍峨的大门楼,精雕习镂的门窗,参差有序的马头墙,这是大埂村古民居最为显著的特点。走进其间,石雕、木雕、砖雕随处可见。镂雕、浮雕或是圆雕等雕刻手法灵活运用,梅兰菊竹、人物故事等景致,异常精美。但大埂村各古民居亦有各自特点。在一间古居,记者就被门口地上的一幅图案所吸引。该图长约3米,宽约1米,绘有双羊四鹤。中间两羊,两头相向低头吃草。两旁各两只仙鹤,一只在上方飞翔却回头视下方,一只伸颈视前方,显得情意浓浓。国人喜羊,将其视为吉祥、富裕的象征,而羊羔跪乳更被视为孝道。将这幅图置于进门就看到地方,不就是寓意家庭幸福、美满、富裕,又时刻提醒人们要时刻牢记孝道,要尊老吗?而仙鹤寓意延年益寿。四只仙鹤,或许就是希望全家都长命百岁吧。
虽经百年历史,但整个图案平整光滑,动物图案更是线条清晰。吴士益介绍,古人无水泥,地面采用石灰拌桐油铺筑,而图案的线条则是用一小块一小块的碎瓷片铺成的。细细查看线条,果真如此。羊、仙鹤身上的线条用白瓷片铺成,羊角、足、草、鹤足等是用蓝色的瓷片铺就。 而在另一间民居内,却用另一种形式表达出这样美好愿望,在梁顶上用细木条拼装、各约1平方米大小的“福寿禄”三字。此3字皆如印章般的反字,是否是寓意“福寿禄”倒,“福寿禄”到?抑或是表达其他的寓意。
      在民居内,还保存着一件古朴的防火器材——千斤缸。“现在几乎找不到这样的千斤缸,原是一对的,可惜有一个不慎打破了。”。 
         大埂毓秀塘
  大埂毓秀塘位于辉埠镇大埂村大埂自然村东,当地人称“井塘”。毓秀塘分三塘,按大小分别为洗衣、饮水、洗菜用,饮水塘与洗衣塘间有残碑,阴刻楷体,记载该塘的历史,并规定3塘用途。因残碑纪年缺失,该塘始建年代无考,据村民介绍,为清代建成。
   
      大埂新石器时代遗址
  大埂遗址位于辉埠镇大埂村溪头寺一带,为当地村民在劳作时发现,遗址东面临溪,西面依山,曾发现的石器有石锛、石镞、石茅、网坠等,多用青石磨制而成。遗址现场还曾发现较多的红陶、灰陶、夹砂陶等残片,纹饰有回纹、米字纹、方格纹等,遗址文化层次明显,为我县发现最早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一九八六年八月十一日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胜迹
  • 休宁五城镇的由来
            五城,地处县南26公里,处古徽州府通往所属婺源县的驿道上,如今依然为黄山市府屯溪或休宁县城通往江西省婺源县要道上,是皖南300古村之一。五城有三件宝,棕绷米酒豆腐干,享誉遐迩自唐始,依拱后人就迁徙在此。北宋《太平寰宇记》第104卷关于休宁县的记载中写到:五城水源从县城南北流,水傍有五城村,古之大镇,证明五城在北宋以前就已经成为徽州的较大村镇。
        休宁五城吴氏大宗谱记载:吴刘,字克震, 泰伯七十五世孙,五城人,左台金竺派。公性骁勇,唐未为郡巡,值黃巢犯境,公举兵保乡,十战皆捷。贼夜循,毀公先塚,欲断龙脉。明日复战,被贼击溃,公叹曰:为子死孝,而不能保先人之墓,为臣死忠,而不能除君上之贼,乃天地间一罪人耳!于是即马上自刎,以手提其头,奔驰数百步,人见之警曰: 无头人尙能骑骋乎, 乃陨,復后驰半里余,身亦落地,乡人即其身丶首二处葬之,立祠墓所。后以祭击冠功,敕封都将。今五城街两都将祀是也。马亦寻死,因名其地曰倒马墩,马塚在焉,详见徽即志。
        今传说,唐末一将领被叛军围困,后突围南退,连跑五座城门,终因寡不敌众,精疲力
    尽而战死,人们为纪念他,把他战死的村庄改名为五城。
        今五城镇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民间文化活动异彩纷呈。每年的
    农历七月二十四,五城镇的传统庙会“将军会”隆重开场。“将军会”原名“忠靖王庙会”,为祭祀、缅怀平定“安史之乱”而壮烈殉国的英雄将军而设,现已演变为当地一年一度的农贸物资交易会。五城庙会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一年一度,它不仅彰显着当年沉甸甸的丰收喜悦,更承载着来年的满满期盼。
       
    """"""""
  • 歙县文昌古道
         文山古道是清末民初由吴荣寿出资兴建。在文昌古道中有两座海拔600多米的山岭,即文山岭和坝岭,中间一条长3000多米的石板横道,途中修建了六个路亭,供山民劳作和走亲访友歇息。文昌古道不仅是歙县南乡百姓通往外界的主要通道,还是这里老百姓到旌德挑米的道路。想当年,这条古道甚是繁华,沿途布有凉亭、茶馆、客栈、商铺,就连浙江商人也行走在这古道上,前往歙县、绩溪、旌德做生意。
         今天山古道成为歙县一新的旅游景点。
      
    """"""""""""""""""
  • 婺源县赋春镇源头古村介绍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据《吴氏宗谱》记载,源头古村始于明代洪武年间,距今700多年。休宁县查山吴伏阳云游到此,有感此地山清水秀、植被茂盛、土地肥沃,仿佛看到了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诗中所描述的梦里老家,便决定举家迁移,在此定居,取名——源头,这是一个原生态的景区,空气好、环境好、生态好,保存着大片的阔叶林和竹林。最值得称道的是源头村有着上千年树龄的红豆杉群,其中一棵红豆杉王更是树龄近两千年,直径超过一米四,需要好几个成年人才能环抱。

      在源头村,有一道亮丽的风景是不容错过的,那就是古村落的水口。水口位于整个村落的下游出口处,既是村落的出口又是入口,在选址上极为严谨,讲究既有来龙,又有去脉,风水极佳,古桥、名木、水口林、石碣、茶亭等都是源头水口完美的组成部分,称得上是婺源水口的典范。走进群山环抱,秀水缠腰的源头村,数十座徽派民居错落有致地分布于溪水两岸。在这里不变的是老屋的飞檐翘角,是山民们随太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朴实生活,是先人们一代代为后人照看的镇火池,在历经了七百多年的风雨后,依然徜徉在村头的小巷中。
    """"

      源头村的另一个特色便是这座“润福楼”了,它是源头古村风景区重点打造的一幢休闲度假别墅,整个别墅占地一亩多,以徽派建筑为主,砖雕、木雕工艺精湛。

    源头的美丽生态,不仅仅体现于保存完好的水口林,更在于依溪而上时映入眼帘的蜿蜒小径和潺潺溪水。走进龙泉溪谷地,一排一排的白花檵木,整片整片的幽幽绿竹,无不讲述着这片山水的婀娜。

    """"""
  • 建在新型小区中的胡(吴)氏宗祠和家庙
            这儿是城区的一片新型小区,小区中央有一座新修的祠堂---胡氏宗祠,原来这就是古老的鄂东红安县(原黄安县)胡家垸,著名的 “吴”改为“胡”的左台吴氏后裔居住地。胡家垸变成城区后,仍不忘历史,在小区中央新修了祠堂丶家庙,保住了祖坟!

     61】少微→【90】添富(字永昌丶迁饶州)→91】福得→【92】兰芳(迁湖广)→【93】玘→
    94】岩护→
    95】天佑 迁红安县(原黄安县)北门外长兴村胡家塆→【97望鲁

    天佑 字子阳、号清溪,少微三十五世孙,由饶州落籍黄州府麻城县太仙乡长兴村,即红安县北门外胡家塆。明嘉靖四十二年黄安县加高五尺城墙,少微37世望鲁公捐资献田,皇帝赠 “扶天佑”三个字,后“扶”改为“胡”,胡有长寿之意,后吴望鲁族人接受了这一荣誉后全部改为胡姓。族人商议,虽遵旨改姓,不能忘记吴氏祖先,
    """"""""""""""""

  • 全国唯一的“墙头壁画古村落”---歙县萌坑村

     

    萌坑,有六百余年历史,原有100多户,400多人,分为吴丶凌两姓,目前大部份已经外迁,常住人口不过60人左右。
    萌坑吴氏是左台后裔,为丰溪派,八十六世庆童公元末自歙县昌溪村迁往萌坑村。
     
    【61】少微→【69】(唐未迁西溪南)→【77】一之(北宋时期迁昌溪)→
    【86】庆童 (元末迁萌坑)
    整个萌坑村全是明清和民国时期的老房子,保存完好。是 “徽州最后的山村” 之一,也可能是全国唯一完整的“墙头壁画古村落” 。
    古代徽州的大户人家大凡会用精妙绝伦的砖雕、石雕和木雕来制作门楼、窗檐、房檐和祠堂等,但对于普通人家而言,则多采用墙头壁画,这种略为简单的房屋雕饰,虽很朴素,却很美,成为徽州乡村文化艺术的瑰宝。”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黄山市现仅存墙头壁画约在2500幅左右,萌坑村是保护最为完整的唯一村庄有600多幅,幢幢民居有墙头壁画。这些壁画集艺术性、思想性、故事性、历史性于一体,散落在徽州大地,犹如一粒粒珍珠,熠熠生辉。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存在和发展,一定离不开某一地域强大的经济基础和文化根基。萌坑的墙头壁画,和萌坑村的文化一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萌坑村是一个尊知重教的古村,传说铁拐李路过此地,并下了断言:萌坑源、萌坑源,子孙后代出状元。果然,这个村历代都出状元和进士,远的我们无法考证,但村中数幢气势恢弘、做工考察的徽州大屋以及画工考究、思想丰富的墙头壁画都足以佐证这是一个不平凡的村庄,而据有效的信息显示,新中国成立至今,该村已经先后出过10个博(硕)士。村中某吴氏一家就有三个博士,这在百余户的小村堪称奇迹。
    在保护“墙头壁画古村落”---萌坑村这一艺术珍珠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画家吴叶生。他被称为是“墙头壁画古村落” 保护神。
       下面在修复墙头壁画的就是吴叶生
    """"""""""""""
  • 左台一脉、吴氏瑰宝----红安八里陡山吴氏祠堂
  • 相关评论
    评论加载中...
    内容:
    评论者: 验证码:
      

    在线客服

    业务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