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吴 棠 与 慈 禧

作者: 发布于:2014-11-17 08:32:46 点击量:
摘要:近代历史人物川督吴棠,在整个同治朝,一直与直隶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曾国藩、陕甘总督左宗棠等疆臣齐名。但许多人都认为吴棠没有多大能耐,是因为错送银子给慈禧,得到慈禧报恩,才被超擢为四川总督的。慈禧报恩不是历史,而是民间故事,始作俑者是恽毓鼎。很多人对此盲目地认同,严重地损害了吴棠的历史形象。吴棠究竟何许人也?看看他的简易年谱就知道了。吴棠错送赙银三百两给慈禧一事纯属子虚乌有,得慈禧报恩更是无稽之谈。吴棠是否像“实无他才能”,只要看看有关方面对他的高度评价就可以了。希望大家正确认识历史人物吴棠,不要再以讹传讹了。
一、慈禧报恩故事从何而来?
慈禧报恩不是历史,而是民间故事。
慈禧乳名玉兰,父亲惠征时任安徽宁池太广道驻芜湖。咸丰初年,太平军攻下安徽省府安庆,顺江东下,惠征携家眷望风而逃,途中不幸病故。十六岁的玉兰勇敢挑起家庭重担,扶父亲灵柩沿运河北上回北京安葬。途经清河(今江苏省淮安市清浦区)时,川资不继,陷入困境。正在此时,清河知县吴棠雪中送炭,派人送来赙银三百两。玉兰感激涕零,当即发誓,他日得志,一定不忘吴大令恩德。玉兰到北京后被选为秀女入宫,生下同治帝,晋升为贵妃。咸丰帝驾崩后,玉兰成为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为报吴棠恩德,累次超拔,不几年就将吴棠提升为四川总督。卒后赐谥号“勤惠”。
这个故事的始作俑者应当是清末翰林院侍读学士恽毓鼎,他在《崇陵传信录》(亦名《光绪皇帝外传》)中杜撰了这样一个故事:
孝钦后为叶赫那拉氏。天命朝,大兵定叶赫,颇行威戮,男丁罕免者。部长布杨古临没愤言日:“吾子孙虽存一女子,亦必覆满洲。”以此祖制,宫闱不选叶赫氏。孝钦父任湖南副将,卒于官。姊妹归丧,贫甚,几不能办装。舟过清江浦,时吴勤惠公棠宰清江。适有故人官副将者,丧舟亦舣河畔。勤惠致赙三百两(或传两千两,非也),将命者误送孝钦舟。覆命,勤惠怒,欲返璧,一幕客日:“闻舟中为满洲闺秀,入京选秀女,安知非贵人,姑结好焉,于公或有利。”勤惠从之,且登舟行吊。孝钦感之甚,以名刺置奁具中,语妹日:“吾姊妹他日倘得志,无忘此令也。”既而孝钦得入宫,被宠幸;诞穆宗,妹亦为醇贤亲王福晋,诞德宗。孝钦垂帘日,勤惠己任知府,累擢至方面,不数年督四川。勤惠实无他才能,言官屡劾之,皆不听。薨于位,易名曰惠,犹志前事也。或传副将尝系狱,孝钦以眷属入视。故沈少司寇家本召见,太后询狱中情状甚悉云。孝钦年七十余,望之如四十许人,发无一茎白者。闻同治年间,李阉莲英曾得大何首乌献于孝钦,制蒸不如法,融化类粥糜,并汁啜之。相传千年何首乌九蒸九晒,服之能延年。①
《崇陵传信录》写于什么时候不清楚,最早印行于民国三年(1914年),这个慈禧报恩故事后来经过小横香室主人《清代野史大观》、甘簃(陈灨一)《睇向斋逞臆谈》、沃丘仲子(费行简)《近世名人小传》、周询《蜀海丛谈》、蔡东藩《清史演义》、《慈禧太后演义》、野岭伊人《慈禧太后》、粤东渔父《故宫外史》、王皓沅《清宫十三朝》(又名《清宫艳史》、《清宫秘闻》)、高阳《慈禧前传》等书转述、演绎、再创造,于是就愈加婉转曲折生动丰满起来,成为清史题材、慈禧题材、民间题材、戏说题材等文学作品必选的故事,笔者就见过一百多种。
事实上根本就没有这回事,纯属恽毓鼎杜撰的。恽毓鼎是光绪朝侍读学士,十九年一直都是这个五品职位,直到大清帝国灭亡。恽毓鼎为此一直忿忿不平,为了发泄他担任十九年光绪帝老师而未被慈禧太后提拔重用之怨气,就编造了慈禧微时,扶父亲灵柩回京,途经清河,陷入困境,得吴棠错送奠仪三百两银子救助的故事。既丑化了慈禧,更贬低了吴棠形象,武断地认为吴棠没有多大才识能耐,完全仰仗慈禧报恩才爬上川督高位的。实际上这一猎奇故事没有任何根据,但却被很多缺乏历史常识和思考能力的人盲目地认同,严重地损害了吴棠的历史形象。历史上慈禧父亲惠征从未担任过湖南副将一职,也未入过狱,惠征携眷属逃离芜湖,途经泾县暂停,离开时身边带有近三千七百两银子,根本不存在“贫甚,几不能办装”情形。
二、吴棠究竟何许人也?
吴棠究竟何许人也?看看他的简易年谱就知道了。
吴棠,字仲宣,一字仲仙,号棣华。嘉庆十八年七月二十四日(1813819)出生于安徽省盱眙县三界市(今安徽省明光市三界镇老三界行政村。明光市1932年从盱眙县划出,成立嘉山县,1994年撤县设市;盱眙县1955年划归江苏)一个平民家庭。“家奇贫,不能具膏火,读书恒在雪光月明之下”(吴昆田《四川总督吴公事略》)。
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入家塾。
道光十一年(1831年)八月补县学生员(考中秀才)。
道光十五年八月中乙未恩科江南乡试六十二名举人。
道光十六年赴京参加礼部会试。
道光十八年赴京参加礼部会试,房师荐卷。
道光二十年赴京参加礼部会试,房师荐卷。留京寓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杨殿邦府邸。
道光二十一年在京参加礼部会试,房师荐卷。
道光二十四年,赴京参加礼部会试。是年,大挑一等,作知县用。签掣江南南河搞河工,五月廿四日到工。
道光二十六年试用期满。入漕运总督(驻淮安)杨殿邦幕学习吏事。
道光二十七年十月十五日奉旨,因防汛出力,著免其借补,以沿河知县补用,摄砀山知县,一月清积案百起。
道光二十九年,授桃源知县,筑滨卜家湖长堤保护桃源县城,百姓称“吴公堤”。
咸丰元年(1851年)冬调清河知县,无积狱,百姓称“吴青天”。
咸丰二年十月署邳州知州。
咸丰三年正月奉旨,以同知、直隶州知州升用;二月回任清河,唱空城计,著《敌忾同仇八约》,连横凤、颍、滁、泗、淮、海、徐、扬八州郡共同抵御太平军自扬州沿运河北伐,致太平军北伐改道六合,经浦口、滁州北上;十一月咸丰帝诏曰:“知县吴棠,团练乡勇,甚得民心,若令其带勇击贼,必当得力。”
咸丰四年正月二十四日丁母忧,奉旨准其开缺治丧,百日后仍署理清河县事;五月墨絰视事;十一月经太常寺少卿王茂荫疏荐,俟服阕后免补知县,以同知、直隶州知州即补,并赏戴花翎。
咸丰五年十月回盱眙三界守制。集乡练抵御太、捻。
咸丰六年二月初一丁父忧;六月以剿盱眙棚匪功,奉旨免补本班,俟服阕后仍留江苏以知府补用;八月奉旨补缺后以道员升用。
咸丰七年春、夏滁泗倡振,帮办浦、六防务。
咸丰八年正月复五河县城;五月服阕,得旨著免补本班,仍留江苏,以道员遇缺即补;十二月,督清河练务。
咸丰九年十一月署徐州知府。
咸丰十年三月署淮海道;闰三月署徐州道,兼摄徐州府事,办徐州粮台;五月奉旨补授淮徐道;七月奉诏帮办江北团练;十一月奉诏帮办总兵田在田徐、宿军务。
咸丰十一年正月赏加按察使衔;七月,咸丰帝驾崩,同治帝即位,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十一月奉旨补授江宁布政使,署漕运总督,督办江北粮台,江北镇道以下各官弁均暂归节制。
同治元年(1862年)十月暂护江苏学政关防。
同治二年三月裁南河总督,设淮扬镇,改河营为标营,暂归署漕运总督节制,寻实授漕运总督,江北文武官员及军务、地方一切事宜,仍归节制。
同治三年六月赏加头品顶带;十月奉旨署理江苏巡抚。
同治四年二月奉旨署理两广总督;三月留任漕运总督,署理两广总督。两江总督。
同治五年八月,奉上谕补授闽浙总督(加都察院右都御史、兵部尚书衔),著即赴新任,毋庸来京请训。
同治六年六月授钦差大臣,赴广东查办广东巡抚蒋益灃案。
同治七年正月奉旨调补四川总督(加都察院右都御史、兵部尚书衔)。
同治十年二月兼署成都将军。
光绪元年(1875年)十一月,因病奏请开缺。
光绪二年正月奉上谕准其开缺;三月回籍;闰五月二十九日(1876720)病逝于滁州西大街吴公馆。②
三、吴棠曾经有恩于慈禧吗?
吴棠是否有恩于慈禧,有没有错送过赙银三百两给慈禧呢?回答是肯定的,没有。因为不可能出现此事。只要大家看了下面来自一档的两个有力证据就会一清二楚了。
记载慈禧入宫的内务府奏折:
        “总管内务府谨奏,为奏闻事。
咸丰二年二月十一日由敬事房口传,奉旨:贞嫔、云嫔于本年四月二十七日进内,兰贵人、丽贵人著于五月初九日进内……钦此。钦遵在案。恭查定例,嫔位下应有专奉内管领一员,贵人、常在向无专奉内管领,今贞嫔各位应得分例、器皿、什物等项,除交各该处照例办理外,至应派专奉内管领,臣等届期拣派。为此谨奏。等因。于咸丰二年二月十八日具奏。
奉旨:知道了。钦此。”③
咸丰三年八月初九日安徽巡抚李嘉端于庐州六百里加紧发出一个奏折,其中附片专门报告了前宁池太广道惠征病故之事:
再,臣因前任安徽宁池太广道惠征驻扎芜湖,于贼至时避居镇江附片参奏。复查前署督臣杨文定咨会内称.该道惠征经前督臣陆建瀛调赴梁山办理粮台,嗣梁山失险,江宁城闭,将饷银护至镇江,巳留办粮台。等语。臣因该道于所属被贼蹂躏,置之不理,避至他境,恐有捏饰取巧情弊,咨准督臣怡良饬赴庐州府听候查办。又闻该道有银五千余两,于家属避贼过泾县时寄存县库,未知是否官项,正在饬查。旋据前署藩司奎绶转据江苏镇江府申报,惠征于六月初三日病故。又据泾县禀称。该道将县库寄存银拨出一千三百五两,赔还芜湖被劫关税尾项,余悉提出,并将该道信函呈验。等情。查该道既经病故,所有芜湖失陷,该道是否避至镇江之处无从查询。惟该道函内声称,查明关税尾项系一千三百五两,自应有簿籍可凭,应饬提该道经手家丁讯明办理。谨附片具奏。”
咸丰三年八月十四日奉旨:知道了。钦此。
这两段文字足以说明,吴棠错送赙银三百两给慈禧一事纯属子虚乌有,得慈禧报恩更是无稽之谈。
第一段文字的“兰贵人”就是玉兰,即后来的慈禧太后。她于咸丰元年参加选秀,当年十二月二十四内务府奏报排在应挑女子之内,咸丰二年二月初八、初九由咸丰帝正式选定,二月二十一日发出谕旨,命选中女子陆续进宫。玉兰被选中前几天,二月初六日,咸丰帝降旨,将其父惠征由山西归绥道调任安徽宁池太广道⑤。惠征家喜上加喜,锦上添花。五月初九日(1852626)忙完将慈禧送入宫中之后,惠征才携同家眷赶往江南,七月到芜湖正式接印上任⑥。慈禧根本就没有随同家人南下,不可能随同家人南下,也就绝对不可能有扶父亲灵柩北上安葬途经清河一事。
第二段文字明确了慈禧父亲惠征病故时间、地点:咸丰三年六月初三日(185378)病故于镇江。此事的背景是,咸丰二年末至咸丰三年初,太平军自九江顺江而下,攻克安徽省府安庆,击杀巡抚蒋文庆,直抵南京,并定都南京,改称天京。沿途地方官员纷纷逃命,咸丰三年初,咸丰帝任命李嘉端为安徽巡抚,赴任前,咸丰帝召见了李嘉端,要他查明苏皖两省负有守土之职的地方官员予以参劾。李遵照咸丰帝旨意,查明许多临阵脱逃官员一一参劾,当参到咸丰三年三月“携带饷银因印信避至镇江”的安徽宁池太广道兼芜湖海关道惠征时,李嘉端犯了难,惠征毕竟是皇上岳丈,如果皇上不想治罪惠征,参了反而得罪了皇上;如果皇上想治罪惠征,不参也得罪了皇上。最后李嘉端想出一个绝招,把问题踢给皇上,附片(也称夹单)参劾。在正式奏折内附片,军机处不用登记录副存档,皇上如不想治罪惠征,可以留中不发;如想治罪惠征,可根据附片参劾定罪。但当时太平军势如破竹,清军节节败退,一触即溃,咸丰帝正处在盛怒之中,根本没有考虑惠征是自己岳丈这层关系,当即下诏将分巡江南六属负有守土之职的宁池太广道惠征开缺,听候查办。举家逃到镇江的惠征罢官之后惧怕不已,从此一蹶不振,得了重病,没过多长时间,就于咸丰三年六月初三日病故于镇江。
惠征病逝时慈禧已进宫一年多时间,内庭主位排在皇后、云嫔之后,名列第三。原来后宫皇后以下分为七级: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并且多有并列。慈禧作为兰贵人应当在皇后以下,排在第五。但因咸丰帝登基不久,系初次选秀,皇贵妃、贵妃、妃三级留待后面人晋升,因此,慈禧进宫后,连皇后在内,排在第三,且没有并列。稍有一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慈禧绝对不可能出宫奔丧。再则,处在太捻战争烽火燃得正旺的南方,兵荒马乱,慈禧就更不可能流落宫外,扶父亲灵柩北上安葬途经清河了。
有了上面两个不可能,吴棠有恩于慈禧太后,在清河错送赙银三百两给慈禧之事也就不可能发生了。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惠征是皇帝岳丈,天下皆知。惠征丧船有镇江沿运河被上,经过清河时,作为清河知县,为尽地主之谊,送上赙银三百两。但不可能是错送,只能是赠送;不是送给慈禧,而是送给慈禧妹妹、醇贤亲王福晋、光绪皇帝母亲。妹妹回京后告诉姐姐慈禧,慈禧觉得吴棠有恩于家人,才报恩于吴棠的。不过这只是笔者的一个大胆猜测而已。
四、慈禧真的报恩于吴棠了吗?
慈禧垂帘听政于咸丰十一年十一月,此前吴棠已是淮徐道兼理徐州知府,帮办江北团练和总兵田在田徐、宿军务,赏加按察使衔,从三品。垂帘听政这一月,吴棠奉旨补授江宁布政使,署漕运总督,督办江北粮台,江北镇道以下各官弁均暂归节制。实际上吴棠是接替王梦龄职位,王梦龄也是从淮徐道升任这个职位的,他干了不到一年,因为对付捻军不力,才被降为五品京堂回京候补的。前有车,后有辙,他的缺由吴棠补授,顺理成章,不存在超擢嫌疑。
关键是吴棠是否像恽毓鼎说的那样:实无他才能。”这个问题只要看看有关方面对吴棠的高度评价就可以完全明白了。
咸丰三年咸丰帝下诏嘉许:“清河知县吴棠团练乡勇,深得民心,若令其带勇击贼,必当得力。”
咸丰三年冬太常寺少卿王茂荫(《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的中国人)向咸丰帝疏荐人才时称吴棠“捕盗认真,士民称颂”。
咸丰四年初河道总督扬以增称吴棠“实心任事,始终不懈”。
咸丰八年吴棠“金石至交”翰林院编修、按察使衔李鸿章对吴棠赞誉有加:“江吕(指安徽巡抚江忠源,工部左侍郎、督办安徽团练大臣吕贤基)诸公骨作尘,乡邦扶义仗君身。……天子知名淮海吏,苍生属望涧阿人。……” ⑦
同治三年朝廷下诏嘉许“吴棠剿捻向称得力”,并推荐其就任扬州大营主帅接统都兴阿部。
同治三年钦差大臣、协办大学士、两江总督曾国藩肯定吴棠“久践戎行,阅历最深,清淮情形最熟,接统堪当重任”。
同治五年赐进士出身诰授奉政大夫国子监司业翰林院编修钱振伦(清光绪帝老师翁同姐夫)称吴棠督漕期间:“以民慈父,为国重臣。江淮草木知名,天下治平第一人。”
    同治八年钦差大臣、协办大学士、太子太保、湖广总督李鸿章上奏朝廷:“臣先后按晤在籍绅士,前任侍郎薛焕、提督鲍超、前藩司严树森等,佥称吴棠善政宜民,可为川省造福。”
同一日李鸿章密奏两宫太后及皇上:“查吴棠与臣同乡,又在江苏同官五年之久,深知其性情朴厚,品行端悫,忠主爱民,出于至诚。”⑧
三品衔内阁中书、刑部员外郎、文学家吴昆田称:“(吴棠任桃源知县)三年大治,调清河。清河与桃源接壤,民俗柔弱,素慑桃源。自棠宰桃源,而清河境土无扰,以此感服。至是,益大喜,犹家人父子相见。……光绪元年,乞病归,取道秦豫,自徐而淮,居民焚香顶祝,望见颜色。欢声雷动,犹家人父子久别聚首也。盖棠之忠勤劳瘁,尽在江淮矣。
光绪元年探花、翰林院编修、四川学政张之洞称赞吴棠治蜀功德:“蜀人八年夜安枕,蜀江三月花如锦。……功在江淮德在蜀,年年俯仰饱食粥。巨人长德非空言,岁星所躔国有福。”⑨
光绪二年安徽巡抚裕禄称吴棠:“综计服官三十年,励己之清勤,爱民之肫切,有如一日。至于临大事,决大计,毅然任之,不为众扰。”
光绪二年闰五月吴棠病逝故里,朝廷上谕评价为:“前任四川总督吴棠,老成练达,办事勤能。由大挑知县擢升监司,循声卓著。”
光绪二年朝廷御制吴棠祭文认为:“尔头品顶带四川总督吴棠荩诚自矢,练达有为。早列贤书,历膺民牧。运谋练勇千夫,扬貔虎之威;奋志折冲一鼓,快鲸鲵之戮。适至位跻观察,江淮咸赖以抚绥;洎乎猷赞度支,徐宿爰资其保障。任藩宣而深求吏治,总转运而更奏武功。用是优晋头衔。频麾牙纛。持旌百粤,声施传岭峤而遥;移篆八闽,政纪肃瀛坝之外。念数年,殚精治蜀,倍著勤劳;讵一旦,抱疾回皖,惊闻溘逝。”
光绪二年慈禧旨赐祭文吴棠祭文认为:“尔原任四川总督吴棠,柱石勋高,栋梁望重。遗艰投大,慰深宫宵旰之勤;戮力同心,定全乎之安危之策。历始终而勤事,为中外所交推。”
光绪二年朝廷御制吴棠碑文认为:“尔头品顶带四川总督吴棠,正直砥躬,忠诚励志。举乡而早储伟略,为宰而丕著循声。……练勇则咸成劲旅,翠羽锡荣;运筹则迅扫妖氛,丹毫纪绩。命襄戎幕,固徐宿之民心;力济军需,壮江淮之兵气。”
光绪三年漕运总督文彬认为:“吴棠扼守要冲,频年苦战,内保里下河完善之区,外靖徐淮海三府州之地。前督臣曾国藩得以专力图南,不为捻匪牵制者,吴棠实有赞助之功。……清江旧有书院,为贼所毁。棠于军旅之暇,筹款兴复,俾诸生讲学其中,人知向学,文教日兴。”
光绪三年朝廷上谕认为:“该故督前在江北,历任州县,以至漕运总督,治行最著,舆论翕然。办团剿捻,亦多勋绩。”
赐进士出身二品顶带前四川分巡建昌兵备道黄云鹄称赞吴棠:“(同治)十三年,疏劾奸人李光昭,献木植助工之伪,上是其言,立予殛斥,工亦旋止,海内伟之。……公自牧令,洊陟封圻。服官三十年,清谨之操,仁惠之政,人所共知。其克己勤民,撝挹善下之怀,实近今所罕见。……去蜀之日,士民走送者不绝,过淮、徐,民怀旧德,为夹道焚香。”
光绪七年安徽巡抚裕禄、两江总督刘坤一认为:“(吴棠在故里)捐廉俸以恤流离,散牛种以裨耕作,建文庙考棚以兴学校,筹应试之资以惠士林。凡有善举,无不具备。”
陶湘评价吴棠:“公自牧令,洊陟封圻。服官三十年,清谨之操,仁惠之政,实近今所罕见。”
光绪丙子清河县志》认为:“棠自咸丰初为清令,迄官漕督,先后凡十年。抚辑凋残,忠勤不倦。江淮倚为屏蔽。”
光绪甲申淮安府志》认为:“咸丰三年,粤匪陷扬州,淮郡戒严。复檄回任。招集民勇,申明纪律,乡镇立七十二局,练数万,首尾联合。……淮扬数百里间隐然恃若长城。……棠自咸丰初为清令,迄官漕督,先后凡十年。抚辑凋残,忠勤不倦。江淮倚为屏蔽。”由此,“声振江淮”。
光绪辛卯《盱眙县志稿》称吴棠道光二十七年:“摄砀山知县,任事一月,清积案百数十起。……(同治)十三年,疏劾奸人李光昭,献木植助工之伪,上是其言,立予殛斥,工亦旋止,海内伟之。”
民国泗阳县志》认为吴棠任桃源知县时“既抵任,勤政化民,常以身先。……故为政二年,而境内大治”。
《清史稿·列传·二一二》认为:“李僡(山东巡抚)守山东,吴棠保江淮,当时皆负时望。”⑩
有这么多时人和后人的高度评价,谁还能说吴棠实无他才能”呢?!
 
综上,笔者认为吴棠与慈禧太后之间属于封建社会君臣关系,慈禧报恩故事纯属杜撰,根本不存在;吴棠由平民登上封疆大吏四川总督高位,全靠自己努力。吴棠一生勤政为民,实心任事,尊师重教,清正廉明,晚清时代无人能比。因此,笔者希望大家正确认识历史人物吴棠,不要再以讹传讹了。
 
注释:
①恽毓鼎《光绪皇帝外转》,清末稗史精选丛书《光绪皇帝外转·景善日记》。
重庆出版社,1998年8月版,第22页。
②以上资料主要来源于《清史稿·列传·二一二·吴棠》、陈庆年《吴勤惠公年谱》、光绪丙子清河县志》、光绪甲申淮安府志》、光绪辛卯《盱眙县志》、陈诗皖雅初集》、吴焘《重修盱眙吴氏族谱》、吴棠《望三益斋存稿》五种等书,均见贡发芹《吴棠史料》,珠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内务府:《奏销档》,咸丰二年一至三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军机处:《录副奏折》农民运动类,第七七八卷。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军机处:《上谕档》咸丰二年二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内政职官类,咸丰二年十二月。
⑦李鸿章《再叠前韵赠吴仲仙》,邱迎春主编《李鸿章全集》(12),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7月版,第7405页。
李鸿章《密陈查办吴棠参案片》,《李鸿章全集》③(奏议三),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版,第539页。
张之洞《滁山书堂歌送吴仲仙东归将寓滁州》,《张之洞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8月版,第6970页。
以上评价引文没有特别著明的均转引自贡发芹《吴棠史料》,珠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12月版。这里不再一一加注。
 
2008年12月9日
INE-HEIGHT: 18.7pt;">光绪辛卯《盱眙县志稿》称吴棠道光二十七年:“摄砀山知县,任事一月,清积案百数十起。……(同治)十三年,疏劾奸人李光昭,献木植助工之伪,上是其言,立予殛斥,工亦旋止,海内伟之。”
民国泗阳县志》认为吴棠任桃源知县时“既抵任,勤政化民,常以身先。……故为政二年,而境内大治”。
《清史稿·列传·二一二》认为:“李僡(山东巡抚)守山东,吴棠保江淮,当时皆负时望。”⑩
有这么多时人和后人的高度评价,谁还能说吴棠实无他才能”呢?!
 
综上,笔者认为吴棠与慈禧太后之间属于封建社会君臣关系,慈禧报恩故事纯属杜撰,根本不存在;吴棠由平民登上封疆大吏四川总督高位,全靠自己努力。吴棠一生勤政为民,实心任事,尊师重教,清正廉明,晚清时代无人能比。因此,笔者希望大家正确认识历史人物吴棠,不要再以讹传讹了。
相关文史
  • 明代左台先贤主修的歙县太平桥至今仍在双向通车
     歙县太平桥为十六孔拱形石桥,长度为二百七十九点八七米,宽为六点九米,中间可容两辆车对开,两边各有人行走道。据史料记载,此处原有木构浮桥,建于宋代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长50丈,名叫庆丰桥。元代末年,毁于兵乱之中。明代初年又架木重修。到了明代弘治年间(十五世纪末)才改建石桥。

    直到一九七十年代太平桥仍是杭州至黄山丶屯溪丶休宁丶江西国道中最大桥梁,也是国

    道的必经之地,至今仍是可容两辆轿车对开,并有人行走道。是国内目前仍通汽车的最古老的明代石桥。

    歙县太平桥主要选用淳安优质茶园石,用糯米汁拌石灰砌筑而成,施工精细,其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居全省古桥之冠。196975,徽州发生特大洪水,练江水位高出太平桥桥面3.4,全桥淹没。沿河地带许多房屋倒塌,而大桥(除桥面、条石栏杆、桥墩分水尖局部损坏外),基本无损,水退后车辆仍通行无阻。

    1981年,省人民政府又将该桥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而这座古老的石桥倡修人就是左台先贤西溪南人吴继善,字以承,由于吴继善建桥有功,封为义官。

    谱中云:继善字以承义官有贵长子造河西桥。继善公生五子:自宽丶自富丶自安丶自宗丶自寘。到孙辈有十七人,

    继善先贤的后人十分发达,据谱载,因商因官分居苏丶浙丶京丶鄂丶鲁各地,到第八代(继善公为少微二十九世,第八代即少徽三十七世)有口数千,后人中有进进士吴士竒丶吴必庆丶吴璠三人,举人丶监生以百计!
    """"""

  • 以左台吴氏后人吴忠命名的城市---宁夏吴忠市

    吴忠市位于宁夏中部,是宁夏沿黄河城市带核心区域。毗邻陕、甘、蒙。引黄灌区的精华地段。辖利通区青铜峡市、盐池县同心县红寺堡区,常住人口137.32万(2015年),其中回族人口66万,占总人口52%,是中国回族主要聚居区之一。

    吴忠滨临黄河,黄河穿城而过,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河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北方游牧民族汉族文化的交汇点。 吴忠被誉为东方的千塔之城,是驰名中外的中国回族之乡

    吴忠市也是国内以名字---吴忠命名的少数城市之一,吴忠是明代的著名边关守将,左台吴氏吴忠市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它的名字的出现,大约在明朝初年——当在洪武二十三年(1390)之前,距今最多

    也不过600来年的历史,成为县和市更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
      
    明朝初年,由于边防的需要,明政府在全国设置了九大军事重镇,其中宁夏境内就有两镇:一为固原镇,一为宁夏镇。吴忠属于宁夏镇。元末明初战乱不断,宁夏境内人口稀少,军队便实行军垦,以实现军粮自给,这样,便在今银川、吴忠附近设置了许多军屯堡寨,初无名称,只以他们屯长的名字相称。久而久之,这些屯长的名字便演变为地名。在宁夏,由屯长姓名演变而来的地名很多,如青铜峡市的叶盛(叶升)、蒋顶(蒋鼎)、李俊、银川市的掌政(张政)、望洪(王宏)、杨和等都是。吴忠便是当时驻扎在这个地方一个屯长的名字。

     

    吴忠,安徽凤阳县临淮观镇人,世袭靖海侯。其父吴祯、伯父吴良,均系大明63位开国功臣之一。吴祯封靖海侯,追封海国公;吴良,封江阴侯,追封江国公,为明皇陵的督造者。靖海侯吴祯善水战,曾督海运,饷辽东。洪武二年(1369)平陕西还,与副将军冯胜驻庆阳。洪武十二年(1379)病卒。其子吴忠袭。廿三年(1390)因胡惟庸案受牵连,吴忠被诛。死后被葬于父辈墓地。吴祯、吴良是少微祖二十二代孙辈,肥东六家畈七三公后人。          

    关于以上宁夏吴忠市溯源,宁夏吴忠市博物馆有详细介绍。

       二、二侯吴氏吴忠世系

     

    61】少微→【71】靖(迁歙县富饶)→【75】用清→【76】启(石潭始祖)→【77】延硕(迁宣城)→

    80】七三(迁肥东六家畈)→【83】祯(明初名将,封静海侯)→【84】忠(镇守宁夏,以吴忠命地名)

     

    吴忠,明初名将吴祯次子。?~1388年,安徽凤阳县临淮观镇人。任宁夏吴忠屯屯长【现宁夏吴忠市为据】洪武十七年五月(1382)袭靖海侯【祯死后二年袭候—合理】、羽林左卫镇抚(南京)【神道碑为据】。卒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葬于钟山之阴。洪武二十三年(1390)因追论祯为胡惟庸党,革除爵位。配徐氏生卒葬俱无考。长子后裔居现安徽省固镇县湖沟镇岳北村吴禅堂,为避祸吴忠以下七代祖名讳失考,但历祖坟茔均在,脉络清晰。从祯的十世孙起则世系完备。

    吴忠生四子春杨、九杨、金杨、荣杨,长子春杨在现安徽省固镇县湖沟镇岳北村吴禅堂落业,衍派固镇禅堂吴氏,后世大部分徙居安徽宿州、淮北等县,今约二万多人。

    吴忠的三个儿子九杨、金杨、荣杨三兄弟为避祸,由吴祯之女郑吴氏及夫婿郑琦(号孤贞,明初名将郑遇春之子)带领逃难入川,当年郑、吴入川后的第一站是嘉州(今四川乐山市)。到嘉州后,由于吴氏众子弟户数及人口众多,为更好有效保存吴氏血脉,于是在嘉州分八支,并以“锅边、锅铁、锅底、锅心、铜罐……”为日后认亲记号,又称“锅铁吴”。其中吴守相一支迁眉山县张河坝,其余的分别迁至峨眉、雅安丶包城坝、杨柳、崇州、邛崃等各地落业。

    郑孤贞、吴夫人带领一部份吴氏子弟,定居四川省名山县车岭镇吴沟。

    所以凡称“锅铁吴”的都为吴忠后裔,今“锅铁吴”后裔分布在四川丶西南及全国各地,达五万之众。

    晚清著名政治家丶经学家、书法家吴之英即为吴忠之后。吴之英历任资州艺风书院、简州通材书院讲席,成都尊经书院都讲、锦江书院襄校及四川国学学院院正(院长)。曾任《蜀学报》主笔,宣传维新变法。

    而郑孤贞、吴夫人带领郑氏子弟经木城、洪雅一线到名山县,郑氏最终落户双河郑沟,郑琦生八子,衍派名山郑氏八大房,郑氏夫妇去世后,以石磨为墓碑,称“腰磨碑”, 名山郑氏也称腰磨郑氏,今郑吴夫妇古墓乃在,为县级文物。

                                                     (根据成都宗长资料整理)

  • 吴大澂 ---清代官员、学者、金石学家、书画家,民族英雄
           吴大澂(1835~1902),初名大淳,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晚号愙斋,籍休宁寄籍。清代官员、学者、金石学家、书画家,民族英雄。 1867年(同治六年)进士,授编修。出为陕甘学政。1877年(光绪三年)赴山、陕襄办赈务,不辞劳苦,亲赴灾区察勘,得左宗棠曾国荃等保荐,次年,授河北道。1880年(光绪六年),诏给三品卿衔,随吉林将军铭安办理宁古塔三姓珲春等东陲边务。次年,授太仆寺卿。是年4月,吴大澂为三品卿衔,赴吉林随同铭安帮办一切事宜,旋即改为“督办”。于6月行抵吉林,即与吉林将军铭安商酌防务事宜,于整军吏、守边强边等方面多有建树。
    "吴大澂画像"吴大澂画像
    吴大澂与吉林将军铭安于吉林建立边防军队。改原有八旗兵,废除世袭制,改为招募制,共建防军马步13营,5000人。次年防军增至9000人,后统称靖边军,经过严格训练,己“悉成劲旅”。于珲春开始修筑东、西炮台。为防御沙俄从水上入侵,还创建图们江松花江水师营。同时设立招垦局,移民垦荒,推行实边政策。他经过实地勘查,确定以珲春和三岔口所属边地为招垦中心,设立珲春招垦局,下设五道沟和南岗分局。招垦范围广泛,且规定许多优惠政策。为给垦民、商旅和军队提供方便,1880年底,修筑从宁古塔至吉林省城长达600里的大道及北、东线大道,建有百余座木桥,同时还增加许多驿站,加强了边疆的防务力量。
    1883年(光绪九年),法国从越南向中国扩张,奉命会办北洋军务。1884年迁左副都御使。诏令赴朝鲜处理甲申事变,抵制日本对朝鲜的侵略活动。

    勘界谈判,据理力争

    1885年(光绪十一年)6月8日,吴大澂会同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重勘东部边界。经吴大澂、依克唐阿再三辩驳,据理力争,终于达成协议。于1886年10月12日正式签订《中俄珲春东界约》及《中俄查勘两国交界道路记》。含补立“土”字牌,添立“啦”、“萨”、“玛”字界牌和一至十八记号;收回黑顶子;争得图们江口通航权等,从而捍卫了祖国的神圣领土。矗立在珲春市区的龙虎石刻及具清代建筑风格的五角碑亭,就是珲春人民为纪念爱国大臣吴大澂谈判胜利而建立的。石刻正面篆书阴刻龙虎”二字,左下竖刻“吴大澂书”,字体流畅,气势磅礴。吴大澂于谈判期间曾多次书写“龙”、“虎”二字,抒发其“龙骧虎视”的大无畏的爱国精神。1886年,任中国首席代表在岩杵河-珲春同俄国进行勘界会谈。与沙俄代表据理力争,收回了被沙俄非法霸占的黑顶子百余里的领土,纠正了“土”字界牌。又争得了中国船只在图们江口的航行权。
    1887年(光绪十三年),调任广东巡抚,又同葡萄牙强占澳门和香山七村的侵略活动作斗争。

    治理黄河,筹划有方

    吴大澂对堵口工程筹划有方,措施得当。对在工的官吏,分工明确,严限完成。他誓言:如依限不能完成者斩,自己也将以身殉职。在工人员无不凛然,于是日夜赶堵,于当年(1888年)十二月合龙。该工程较拨发款银节约60余万两。吴大澂任河督时,对郑州、中牟、开封一带险工甚为重视。他说:中河厅头堡大王庙顶冲之石堤,……八堡之人字坝、托头坝(中牟境),下南厅七堡之顺二坝,十九堡之盖坝(开封境)均甚紧要,是防御省城之门户。他提倡用水泥砌筑砖石坝,加固工程,这是黄河上使用水泥修工程之始。
    1885年(光绪十一年)时,他曾奏请用新法测绘黄河图,自河南省阌乡县(今灵宝境)金斗关到山东利津铁门关海口,测量河道长1021公里。次年图成,呈光绪帝浏览,命名《御览三省黄河全图》。
    郑州十堡大工完成后,因河势南趋,行将塌至堤身。吴大澂审时度势,在荥泽八堡(今郑州李西河一带)老滩前,筑石坝一座,工竣立一石碑,碑文是:“老滩土坚,遇溜而日塌,塌之不已,堤亦渐圮,今我筑坝,保此老滩,滩不去则堤不单,守堤不如守滩。”阐明了他的固滩保堤的治河思想。
    吴大澂治河成功后,实授河道总督,赏头品顶戴

    暮年兵败,抱恨辞世

    1894年(光绪二十年),甲午战争爆发,吴大澂时任湖南巡抚,奏请从军。8月15日、17日连电“奏请统率湘军赴朝督战”。不久,获清廷允准,“带勇北上”。旋被任为帮办东征军务。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1月,吴大澂率新老湘军二十余营出关,2月11日到达田庄台。从2月21日开始,吴大澂与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吉林将军长顺宋庆等部合军,进行第四次反攻海城。当时集中在海城附近的清军共一百余营,三万余人。兵力虽多,但因系统复杂,有湘军、楚军、淮军和东北军队,互不统属,缺乏统一指挥。吴大澂名义上为帮办军务,但无法指挥全军。诸将多“拥兵据要害,徘徊观望,乍却乍前,不能出死力以决一胜”。归吴大澂节制的军队只有二十营,而他所率领出关的湘军将领又多系庸劣无能、贪生怕死之徒。被调遣时,“迟不赴命”。亲军统领刘树元临敌“诓怯不前”,炮队统领吴元恺闻战“相率而退”。加以吴大澂低估了敌人,对战争全局缺乏认真部署。正当吴大澂等集中兵力会攻海城之际,日军利用清军的弱点,采取“佯攻辽阳,实取牛庄”的声东击西战术,3月3日派第3、5两个师团进犯牛庄。吴大澂等未能识破日军阴谋,置牛庄于不顾,全力围攻海城。由于牛庄防务空虚,致使一日之内就被日军攻陷。牛庄失守当天,吴大澂匆匆由田庄台奔往石山站,“沿途溃勇络绎,其势已成瓦解”,吴大澂退走石山站后,宋庆也把守营口的主力撤往田庄台,致使营口兵力空虚,3月7日日军又轻易的攻取营口,田庄台随后也被攻陷。田庄台即失,“湘军力战而败,死伤过多,人心不振”。吴大澂愤湘军尽覆,欲拔剑自裁,被左右格阻之。乃自叹曰:“余实不能军,当请严议”。清廷以吴大澂“徒托空言,疏于调度”,3月17日下令撤去其帮办军务职,交部议处。旋革职留任,寻命开缺。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复降旨革职,永不叙用
    此后,他为生计所迫,曾任上海龙门书院山长,授徒自给,又变卖个人所藏字画、碑帖、古铜器以补日用。
    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吴大澂辞世,时年68岁。
    ""
     
  • 吴先恩---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供给部长
    吴先恩
    "吴先恩"吴先恩
    ,河南省新县人,少微48世孙。1907年8月30日生于河南省新县一个贫农家庭。8岁起给地主家放牛,1919年起随哥哥为别人做挑脚苦力活。1926年在本村任农民协会宣传委员,1927年1月任三乡农民协会自卫队中队长。同年11月参加黄麻起义。1929年5月,以“不死就要干革命”的人生信念,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 
    他参加过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历任红四方面军总经理部军需处处长、总兵站部部长、红九军供给部部长、抗日军政大学二分校供给主任、晋察冀军区供给部部长、华北军区后勤部参谋长、湖北军区后勤部部长、湖北省人民政府财经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第一副司令员、北京军区后勤部部长、北京军区顾问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当选为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大革命时期,担任箭厂河村农协委员、农民自卫队小队长,参加了镇压土豪劣绅的农民运动和反击地主武装进攻农会的自卫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了黄麻起义和开辟柴山保根据地的斗争。1929年秋编入中国工农红军,任湖北黄安独立团第1营政治委员,独立团经理处处长,黄安独立师经理处处长,红四方面军总经理部军需处处长,1934年5月任红四方面军总兵站部部长,红9军供给部部长。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反“围剿”作战和开辟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参加了长征和西征。到达延安后,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
    "吴先恩"吴先恩
    ,任八路军129师385旅供给处军需员,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大队队务主任,第二分校供给主任,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供给处处长,晋察冀军区供给部部长、政治委员。参加了百团大战和反“扫荡”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后勤部副司令员,华北军区后勤部参谋长,硝北军区后勤部部长。参加了集宁、包头、清风店、石家庄、平津、淮海、渡江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北省人民政府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兼财政厅厅长,1952年秋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第一副司令员。1954年回国后,入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学习。1955年起任北京军区后勤部部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顾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1987年11月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0岁。
  • 吴煥先---鄂豫陕苏区创建人,中国工农红军杰出指挥员
     吴焕先(1907.8-1935.8.21),河南省信阳市新县人。鄂豫陕苏区创建人,中国工农红军杰出指挥员 。民国十四年(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十六年(1927年)11月率紫云区农民武装参加黄麻起义,随后坚持斗争并参与创建鄂豫皖苏区红二十五军。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8月21日在甘肃泾川四坡村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8岁。[1-2] 
    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
  • 吴绍镒---东北抗日联军”的组织领导人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
     吴绍镒 又名杨松丶吴平少微44世孙   ""
    他是延安时期《解放日报》首任总编辑,也是中共牡丹江地区领导机构的创建者;是他,首先提出组建“东北抗日联军”。他,就是中国共产党优秀的理论家、宣传家和革命活动家杨松。
      杨松,原名吴绍镒,1907年11月14日出生在湖北省大悟县四姑墩大吴家一户知识分子家庭。延安时期,吴绍镒名为杨松,东北时期化名吴平。1938年至1940年,他在延安任中宣部副部长兼秘书长,并执教于马列学院。1942年11月23日,杨松因病在延安中央医院与世长辞,时年仅35岁。毛泽东亲笔写下挽词:“杨松同志办事认真、有责任心,我们应当记住他、学习他。”
      在新中国建国60周年之际,让我们缅怀这位革命先辈。
      不为湖北人熟悉的革命活动家
      吴绍镒、吴平、杨松其实是一个人。
      吴绍镒,湖北大悟县人,和徐海东、刘华清将军是老乡。三老的故居我都拜访过,在省委工作时,还在华清同志的故乡禹王镇蹲过点;任省文化厅长时,随贾志杰、钱运录同志陪同他参观过省博物馆。徐海东同志曾任红二十五军军长,解放后授衔为大将,毛泽东同志曾赞扬他是为中国革命立了大功的人,他儿子徐文伯任文化部副部长时,是我的上司,我也曾派人去看过他仍留在大悟农村的大女儿。刘华清同志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原词作者之一,改革开放期间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军委副主席。在全国特别是湖北,知道海东、华清同志的人很多。
      话又说到吴绍镒,东北人知道他,延安人知道他,毛泽东同志更知道他,可是我们湖北人了解他的很少很少。
      好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知道他的人又是很多很多的,刘华清为其题词:“英烈浩气长存”;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邓力群题词:“深切怀念杨松老师”;原广播电影电视部部长吴冷西题词:“学习杨松同志为党为国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原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副书记韩光题词:“哲人其萎,垂馨千祀”;原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赵毅敏题词:“勿忘国耻发愤图强”;原国家安全部首长单殿元题词:“浪淘沙·日本军国主义者妄想复活,‘进入’代侵略,强盗讲课。三光政策伤痕在,白骨成堆血成河,岂容搅和。历史当习学,日寇铁蹄,曾碎我半壁山河。东条阴魂今又聚,警惕战祸。2001年11月9日,时年94岁”。
      任《解放日报》总编辑,在岗位上殚精竭虑
      吴绍镒,延安时期名杨松,东北时期化名吴平,另外,还有别的名字。人和自己的姓名没有必然联系。他,延安4年多,人生达到了光辉的顶点,也是他生命最后的闪光,名字定格在了杨松,过去大悟四姑墩镇人只知他叫吴绍镒。
      杨松,1907年11月14日出生,父亲与董必武有深交;1921年,杨松考入武昌中学,学校是董必武、陈潭秋创建,“五卅”运动前夜,经常参加董陈主持的会议;1926年8月,加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以叶挺为首的北伐军攻克武汉后,积极参与宣传工作;1927年2月底,经团中央介绍,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不久,转为中共党员,后到列宁大学工作……1931年,被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派往海参崴工作,负责处理满洲问题,参与了东北地区党组织的领导工作,先后任中共吉东局特委书记、东北抗日同(联)盟军第四军政委(军长李延禄),后来李延禄回忆说:“东北抗日联军得以发展、统一,杨松同志有很大的功劳。”
      1937年12月,杨松虽在莫斯科,党中央任命他为中共中央宣传部第一副部长;1938年2月底,他从莫斯科回延安,主持中宣部日常工作;后成立中央宣传委员会,由张闻天负责,成员第一位就是杨松,下面是陈昌浩、吴亮平、陈伯达、徐冰、萧向荣。1941年5月,延安创办《解放日报》,是中国共产党新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杨松是其最早的总编辑。他任总编后,熬更守夜,编辑部最早开灯最晚熄灯的是他的办公室。他太累太累了,肺出现了空洞,吐血不止,党中央命令抢救,他躺在到医院的担架上,仍然修改文章。
      杨松在住院期间,毛泽东曾两次去探望他,拿出自己的100元稿费给他买补品、买鸡。朱德、贺龙、博古、蔡畅、叶剑英和关向应等,多次到医院探视。终因医疗和物资条件的限制,想千方设百计,也没能把他从马克思那儿拉回来,年仅35岁。
      熟悉他的人说:“杨松是累死的。”一点不假。
      他逝世后,毛泽东给予高度评价:“杨松同志办事认真,有责任心,我们应当记住他,学习他。”
      东北人民记住了他,像记住了杨靖宇、周保中、李兆麟和赵一曼一样不忘他。2007年,牡丹江市隆重庆祝他诞生100周年,并为他建了纪念馆;陕北人民没忘他,2009年4月2日,延安党政军民学各界,祭扫“四·八烈士”陵园,为王若飞、秦邦宪(博古)、关向应、叶挺、张浩(林育英)、邓发、黄齐生、杨松、张恩德、张寒晖等扫墓。
      杨松精神,就是延安培养出来的一种革命精神! (摘编自《党史天地》)
  • 相关评论
    评论加载中...
    内容:
    评论者: 验证码:
      

    在线客服

    业务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