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
吴曼青:桐城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 雷达探测技术专家
日期:2014-11-02   点击:1059

   
   吴曼青: 男,安徽桐城人,1965年8月生,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总工程师,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院长,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合肥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兼职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雷达探测技术专家组组长,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安徽省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人大代表,中共十七大、十八大代表,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

他主要从事相控阵雷达自适应波束形成的研究。在波束空间部分自适应方案以及自适应波束旁瓣起伏机理的研究上有创造性成果,研制成功的“双基地雷达试验系统”被认为是对抗隐身技术、反辐射导弹的有效体制,系统总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只有将归宿定位到国家需要上,与时代同呼吸,与国家共命运

我们的创新才能迸发出最大的活力,获得奔腾不息的源头活水”

 

“我在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一方面靠组织培养,一方面也是一路遇到好人。如果说我有什么特别的经验,那就是珍惜每一次机会,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

4月25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以下简称三十八所)所长吴曼青与本刊记者分享了他的科研经历。

1965年,吴曼青出生于安徽桐城的一个农民家庭。1983年,他参加高考前一周,父亲因病离开了人世,没能看父亲最后一眼成了他终生的遗憾。当年,吴曼青考入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时,他进入三十八所从事雷达研究工作。吴曼青回忆说:“过去经历的事无所谓好与不好,我们不知道哪些事情会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要尽可能认真做好现在的每一件事。”

认真做事的吴曼青在雷达技术领域取得了许多成就,他31岁获“申仲义雷达奖”,32岁获“中国青年科技奖”,36岁起担任国家一类骨干雷达研究所所长,44岁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央直接联系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雷达探测技术专业组组长、“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作为一个有4000多名员工的研究所“掌门人”,吴曼青说:“我个人没什么感人的,感人的是我们三十八所这支队伍。”他常常挂在嘴边的是:“三十八所因为员工品质而与众不同,这是值得我们自豪的最大资本。”

 

“国字当头”

2011年11月29日,吴曼青给三十八所入所不满3年的新员工、团员干部和青年骨干代表等讲课。他说:“大家每天是以什么样的方式醒来的?如果是被闹钟闹醒的,肯定是命苦的;但如果是被伟大的梦想惊醒的,那你一定是最幸福的。”

吴曼青告诫自己的团队,三十八所是军工电子国家队,必须将国家需求、国家利益、国家目标放在第一位,一定要“国字当头”。

吴曼青对国家战略需求和研究领域的科技进展极为敏感,他说:“只有将归宿定位到国家需要上,与时代同呼吸,与国家共命运,我们的创新才能迸发出最大的活力,获得奔腾不息的源头活水。”吴曼青和三十八所瞄准了中国在雷达技术方面的空白点和制高点,将之作为三十八所的科技创新布局方向,并先后在国防安全和公共安全等多个领域取得了突破。

吴曼青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剧,我们已经很难想象别人具备的能力,现实告诉我们,很多时候只是‘我们想不到,不是别人没做到’。”

吴曼青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布局了智能传感、微系统、视频感知、极限粒子源成像、微波光子学等一批前沿技术,谋求产业与技术的深度融合与促进。“我认为企业有三重境界,养家糊口、赚钱和做事业,三十八所应该是做事业的。”他说。

 

“写进共和国的历史”

吴曼青和他的团队从事的研究,许多工作和成果不仅不为外人所知,而且还要严格保密。他对他的团队说:“我们可能当不了官,也发不了财,但是我们的工作有可能被写进共和国的历史。”

2001年前后,吴曼青根据经济社会和现代军事发展的需求,在三十八所布局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领域,将之作为三十八所的重要发展方向,并在成立初期亲自担任雷达成像研究中心主任。2004年,吴曼青和他的团队主动无偿利用这项技术,为淮河抗洪救灾提供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搜寻邱光华失事直升机组一度陷入困境,吴曼青带领团队,利用雷达技术成像5700平方公里,确定了3个疑似点,经相互印证确定了一个高度疑似点,指挥部据此成功找到失事直升机,打破了西方国家断定中国人利用技术手段找不到失事直升机组的论断。

由于技术手段匮乏,中国西部大部分地区长期处于无高精度地图的状况。2008年,中国试图引进雷达测图系统,但遭到拒绝。吴曼青和他的团队仅用一年多时间,就成功研制了中国首套机载雷达测图系统,这套系统投入使用后,先后获取中国西南横断山脉11万平方公里雷达影像,填补了这些地区无高精度地图的空白。2010年玉树地震后,三十八所参与任务,获取了重灾区结古镇及其周边地区近10000平方公里全极化高分辨率SAR图像,为抗震救灾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信息。

吴曼青试图为雷达找到更丰富的平台,他把目光投向了浮空器(利用较轻气体产生的浮力而升空的飞行器)。三十八所原本没有研究浮空器的人员,2003年,吴曼青引进了一个成熟的浮空器研发团队,为他们提供了充足的经费。很快,研究就取得了突破,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二个拥有大型浮空器技术的国家。他们的浮空器产品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期间完成了重点安保任务。

这让吴曼青至今感到自豪:“大家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时候,都记住了天空中的‘大脚印’,其实,当时我们的设备也在天上!”

 

三重境界

吴曼青回忆,他刚到三十八所参加工作,领导就交给他一个研究项目。他不仅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成果,还获了奖。

现在,成了三十八所所长的吴曼青认识到:“我们最大的资源就是人,要善待、呵护年轻人。”

2010年起,三十八所开始规划实施“111”人才工程,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招收1000名博士、引进100名海归高层次人才并在所内遴选100名优秀年轻骨干出国深造。2011年,三十八所共组织了29场校园招聘会,在新加坡、德国、日本国家成立6个海外招聘服务站,全年签约196名博士、22名海外高层次人才。

吴曼青非常重视人才招聘,应聘的博士,简历“一个一个看”,并和每一位有意进入三十八所的海归人才亲自面谈,了解他们的研究意向和需求。“我见100个‘海归’,如果其中有10个人很优秀,能够进入三十八所工作,我就赚了。”吴曼青说。

吴曼青告诫年轻员工:“青年在成长的过程中,要广泛汲取社会进步带来的丰富成果,充分消化吸收,为我所用,而不能整天只知道埋头干活,不知道抬头看路。要在重大危机、重大政策、重大事件、重大接待等中锤炼自己,寻找创新的源头活水,制造个人发展的火车头,确立个人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吴曼青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人生三重境界比喻科技创新的过程,最艰难的时候,就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科技人员的创新信念不能丢,一定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最终,一定会“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都说‘得来全不费工夫’,可前面还有一句‘踏破铁鞋无觅处’。把前面99%的工作都做好了,最后才会得到好的结果。”他说。


[查看详情]
吴 奇--桐城人中科院院士丶世界级光散射专家
日期:2014-11-02   点击:456
  
   吴 奇:博士、化学讲座教授和物理荣誉教授、美国物理学会Fellow 、中国科学院院士。1982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 近代化学系 化学物理专业。1982年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师从朱鹏年教授。1987年9月获哲学博士学位后,继续在该校化学系任博士后研究员至1989年5月。1989-1992年在德国 BASF公司,先为洪堡基金会客座研究员一年,后获永久雇用,任激光光散射实验室主管。1992年起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并于1995年受聘为母校科大化学物理系教授。
     作为世界上最权威的光散射(尤其是激光光散射)专家之一,吴奇教授以其在高分子溶液,网络,凝(冻)胶,纳米粒子和自组装方面的工作成名。他曾率先表征了许多难解高分子,包括聚四氟乙烯(塑料王)分子量的创新表征。他曾首次显示单根高分子无规线团链在塌缩的过程中,先通过一个新发现的融化球状态,再卷曲成热力学稳定的小球。他还建立了粒度和稳定剂二者之间在稳定胶体形成中的定量关系(吴氏作图)。其科学成就曾赢得许多奖励和荣誉,包括首届郭沫若奖学金;德国洪堡研究奖学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年会特别邀请报告奖;美国物理学会Fellow;香港裘槎基金会杰出研究奖;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科学家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下,吴奇教授与1996年在母校科大建立了大分子胶体和溶液实验室,并开展有关大分子物理和胶体化学方面的研究。近年,他的研究方向又扩展至生物有关领域。已为科大培养了九名博士生,现有九名博士生在读。两名博士生先后荣获“求是”优秀研究生奖。首位博士生于2001年毕业时,其博士论文获当年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吴奇教授也因此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生导师。
     吴奇教授还兼任中文杂志《化学物理学报》,《应用化学》和《高分子学报》编委;《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副主编(2006);以及英文杂志《The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立陶宛《Materials Sciences》;加拿大《Polymer Networks & Blends》; 英国《Polymer》; 美国化学会《Macromolecules》和《Langmuir》编委;并与 2006起任《Macromolecules》副主编;以及与2007年任德国《Macromolecular Journals》执行顾问。他还先后曾荣任安徽师范大学(1994); 南开大学(1998);深圳大学(1998); 兰州大学(1999);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2000);福建师范大学(2001); 浙江大学(2001);复旦大学(2002); 合肥工业大学(2002); 中山大学(2002);武汉大学(2003);华东科技大学(2005);南京大学(2009)客座教授,以及中科院北京化学研究所荣誉教授(2003);华中科技大学顾问教授(2004);苏州大学顾问和客座教授(2009)。
[查看详情]
吴杭生---桐城人,中科院院士、物理学家。
日期:2014-11-02   点击:699
 

吴杭生,低温
物理学家。安徽桐城人。
长期从事低温超导理论的教学和研究。
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合著有《超导临界温度理论》。

1953年毕业于 复旦大学物理系。
1956年 北京大学物理系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
后任 中国科技大学教授。
1976年到中国科技大学工作至今。
2003年12月4日吴先生因病在合肥逝世,享年71 岁。
吴杭生先生长期从事超导电性理论研究,在铁磁与超导共存问题、过渡金属超导电性、超导薄膜、超导临界温度、第二类超导体、约瑟夫逊效应和高T铜氧化物等方面做了大量系统的研究。在开创和推动我国超导电性研究中起了重要作用,是学术界同行公认的我国这方面的主要专家之一。
物理系,1956年北京大学物理系研究生毕业,1976年到中国科技大学工作至今。吴杭生先生长期从事超导电性理论研究,在铁磁与超导共存问题、过渡金属超导电性、超导薄膜、超导临界温度、第二类超导体、约瑟夫逊效应和高T铜氧化物等方面做了大量系统的研究。
吴杭生先生是物理学家 1932年2月19日生于浙江杭州,籍贯安徽桐城。195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1956年北京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研究生毕业。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3年12月4日逝世。 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主要从事超导电性理论研究。在铁磁与超导共存问题、过渡金属超导电性、超导薄膜、超导临界温度、第二类超导体、约瑟夫逊效应和高Tc铜氧化物等方面作了大量系统的研究,取得突出成果。在开创和推动我国超导电性研究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是我国这方面主要的专家之一。代表作为《超导电性》(上、下册)。  
[查看详情]
吴毓芬---晩清名将,乡里名贤
日期:2014-10-28   点击:1151
 
吴毓芬(1821—1891),字伯华,安徽肥东人。
淮军将领。父吴墦为清资政大夫,祖父吴之骥任清州同知加二级。咸丰十年(1860)与弟吴毓兰召募团练赴凤阳、颍上一带协助进攻太平军、捻军。同治元年(1862),李鸿章率师去上海进击太平军,吴氏兄弟从军东下。因他字伯华,所以所部称为华字营,计2000人。兄弟二人任正副统领。因镇压太平军有功,官江苏候补道,加按察使衔,同治四年(1865)吴伯华辞官返乡,殁后旨赠太仆侍卿。著有《也是园诗抄》五卷。

续修文峰塔

巢湖湖中的山有姥山、姑山和鞋山。从姥山拾级攀登,就可以观赏明清古塔文峰塔了。

文峰塔系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庐州知府严汝倡建,才成四层,因战乱而辍工。清光绪年间(公元1878年),李鸿章倡捐,委吴毓芬续建三层完工。工成,李鸿章题“文光射斗”四个大字,并作《姥山塔碑记》一文刻之于石。一时淮军诸将在塔内都留有题额。

吴毓芬早年习字,学过欧阳询,其题于姥山文峰塔内的“天心水面”匾额,书法工整端庄。

也是园闲居

同治四年(1865)吴伯华辞官返乡,选一处地势衍旷、水木明瑟之地——六家畈杏树塘北岸,购置万亩土地,营造四所坐北朝南精美豪华的砖瓦结构大宅第。他还将攻克苏州时搜罗的很多假山怪石,依照苏州园林的格局,叠石为山,捎沟为池,花竹扶疏,嘉树延荫,建造了一座占地十余亩,精致别雅“也是园”。当时吴伯华出了一句上联“也是园花园是也”的回文对,一时无人能对。园东北角有一座三层“望湖楼”,登楼可西眺巢湖。春秋佳日,芒鞋竹杖,徜徉湖山。并时和夫人李氏唱和,《食鱼有感》:“纤鳞雪色卧银盘,鬵釜新烹鲙未残;随箸不禁双泪下,天涯望尔寄书难。”

[查看详情]
共10 页 页次:3/10 页首页上一页23456下一页尾页 转到

在线客服

业务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