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溪古村,距歙县县城30公里,到深度镇大约7公里。整个古村落沿昌溪河西岸呈南北方向条状分布,由三个自然村组成。位于北部福金山南侧的是沧山源,又称燕窝山庄, 是经学大师吴承仕的出生地。
我们从村子的北面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江南式的水口。昌溪河水拍打着浪花从村旁顺势而过,几座粉墙黛瓦的房舍座落在河畔,轻盈而安静的依河而卧,在茂密的修竹掩映下,参差错落的勾勒出山村风情。
昌溪古村,明代就有千灶万丁之称,主要以吴丶周两大姓。


村头村尾水口古树参天。

至今昌溪仍存有宋、元、明、清古建筑201幢,。
昌溪的“汪王庙”又称“忠烈庙”

国宝文物----吴氏太湖祠


周氏宗祠始建于明孝宗弘治十年,即公元1497年。座北朝南,北靠来龙山,门临昌源河,祠前辟有上下两个大坦,全以卵石缀成,大道,穿坦而过。 周氏宗祠建筑为明代徽派古建筑典型风范。
整个祠堂布局分栅棚、丹墀、正厅、后进和寝陵五大部分,是“三进两明堂”的代表作。正门之上高悬“周氏宗祠”、“钦点主政”、“恩赐进士”、“四世二品”等匾额。 正厅左右大梁之上悬挂的“进士”、“文魁”、“少廷尉”、“吏部尚书”,匾额昭示着周氏的显赫功名。横梁两端有一米大小“和合”诸仙木像,神采飞扬,栩栩如生。厅内四根一人合抱的茶园石柱和两根一米五腰围的白果木柱挺立其间,浑厚庄重,气势非凡。
古井——三眼井。建于元末明初,又名“思古井”,直径分别为2.2尺、2.3尺、2.4尺。
建于明代中晚期的——宋代茶肆酒楼,为云峰公所建,楼高20米,宽30米。
粮食加工用的水碓